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506/o6p01xw.html春来田螺鲜
◎沈庆保
“清明螺,赛肥鹅”,此时的田螺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滋养,肉肥味美,鲜嫩滋补,营养和口感都为上佳。在这明媚的春日,正可谓是我们品尝田螺的好时节。
田螺,在一些地方叫“螺蛳”,而在我们苏北,大伙习惯叫它“乌喽牛”,但此名的由来却没有听到有人作过解释。是因为吹起它的空壳能发出类似吹海螺的呜呜声,还是它的形状太像小小的黑黑的牛角?只知道,不仅人们喜欢食用它,鸭子等水禽们的最爱也是它。
捞田螺最宜在晴日。约上三五个同伴,拎起竹篮、脸盆或水桶,一路撒欢,跑向小河、沟渠或汪塘。先是观察,选择合适的地段和水面,然后挽起裤管,赤脚下水,清冽的水底,大大小小的一颗颗田螺清晰可辨,发自内心的欣喜轻易抵消了大伙对于水寒的畏惧。
有时,我们最初的本意是奔着鱼虾而去,围起一片水面涸泽而渔,但往往水干鱼了,见到天光的河(塘)底空空如也。总不能空手回家啊,只好打起田螺的主意。此刻,田螺正卧在淤泥里,黑乎乎的,有的外壳还裹着青苔,需要睁大眼睛去找寻。至于河蚌,则相对容易发现,个头较大,在泥上游走留下的划痕更明显,但人们却对它不怎么感兴趣,因为炒熟后的河蚌肉十分难以嚼烂。
肥美的河蚌,最宜用来做汤或烧豆腐。可见,田螺和河蚌同属软体动物类,但还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从表及里,由内至外,相比之下,田螺要比河蚌复杂内敛神秘。因而,在狭窄简陋处做成复杂的场面和事情,谓之“螺蛳壳里做道场”。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几乎整个春天,各家各户房间屋后的角落里,随处都可见到人们随意倾倒的田螺壳,迎着阳光,其光滑的内壳能够反射出五彩的光芒。清苦的日子里,大伙由于平时几乎见不到荤腥,吃田螺便成为补充营养、过过嘴瘾的最佳选择之一。曾遇到农村中学的一位老师,据说是前来支教的南方人,隔三差五的在小河捞田螺。他提着一个布包,不愿下水,只好蹲在岸边,努力倾斜着身子,将手中所持的木棍指向田螺,小心地将其向脚下拨动,每收获一个田螺,就随手装进包内,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也许,他想到了一盘弥漫着香气的炒田螺已经上桌,一家老小围坐共食幸福而又温馨的场景。
小时候,田螺姑娘是母亲常讲的一个故事的主角。这场发生在东晋的知名度较高的艳遇,被记入《搜神后记》卷五。这位神仙一样的姑娘,善良而富有神通,她的壳也很神奇,“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不可乏”。记得乡间有句俗语,“鸭子吃乌喽牛,一物降一物。”带壳的田螺被鸭子囫囵吞下,壳去肉留,其精华被消化吸收。奇怪的是,比较难炖的老鸭,一旦与田螺同煮,则容易烂熟。这,也算田螺狠狠地报了鸭子的杀戮之仇。
其实,比听故事还要紧的,我尤为关心田螺的美味。
爆炒壳薄肉厚的田螺是大排档必不可少的招牌菜,用它来佐酒,很过瘾。师傅们所用的田螺并非个头越大越好,往往只挑选那些青色、皮薄,个头中等的。炒时,最好用农田里自然生长的春韭充当配料。这种韭菜身细叶窄,根部有一抹紫红色,柔软鲜嫩,清香润腴,配上田螺,两种时鲜相遇,鲜味便相互促进叠加,成为一种“加强版”和“升级版”。
还有一种炒法,在田螺下锅前最好先用油捞一下,然后再放紫苏叶,以此带出田螺的鲜味,且香中有辣,辣中带甜,如果加入葱、蒜、豆豉等调味品爆炒,更会让食客们吃起来欲罢不能。像吃螃蟹一样,吃田螺同样需要一点技巧。不必使用牙签,只要趁热用手捏起螺的尾部放进嘴边,先吸其汁,顺带一吮,把螺尾肉用力一拉,再把螺体翻转,把头部放入嘴里用力一吸,就可以细细品味螺肉的鲜美和甘香。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苏鲁交界的一所农村初中教书,住宿舍,吃食堂。一个阳春三月,学校邀请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各科教研员驻校指导,面向全学段全学科,其中一位化学教研员还专门听了我一堂课。多年以后,我印象最深的并非此事,而是和一份炒田螺有关。当时,校长安排食堂自购食材,做了两桌丰盛的菜肴,其中当然少不了爆炒田螺。晚上,待那些来自县城的贵客们用罢餐,食堂的师傅将剩下的菜肴重新回锅加热,招呼我们几位年轻教师过来“打扫战场”。那晚,我对放在桌子角落的一份炒田螺情有独钟,只因师傅在热锅里放了一些菜籽油,并加入少许猪油,用干红辣椒和花椒炝锅,再次炒过的田螺,劲道,耐嚼,鲜味更加浓郁。
对于风靡全国的特色小吃螺蛳粉来说,田螺是打头阵的先锋。这种小吃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其味美还在于它有着由田螺、山奈、八角、肉桂、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制而成的独特的汤料。
田螺肉含有蛋白质、钙、磷等多种营养成分,一度是价廉物美的好食材。如今,到菜市场一问,一市斤竟然要价十八元,而且全是用硬物锤碎其外壳再予以淘洗的,里面难免掺杂着一些细碎的外壳。念及此,不由地轻轻摇了摇头,然后默默地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