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治疗乙肝,如何选择干扰素,你应该弄清 [复制链接]

1#

干扰素是由人体细胞产生的一类天然诱生性蛋白质,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抗肿瘤的作用。干扰素进入人体后,可以激活细胞的干扰素基因,主要编码合成3种抗病毒蛋白,第一种2,5-寡腺苷酸合成酶,以激活细胞内核酸酶,使病毒mDNA降解;第二种2,5-磷酸二酯酶,可去除运载核糖核酸的末端,从而抑制蛋白质转译的过程。第三种蛋白激酶,可使蛋白转译的起因子α亚单位磷酸化,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所以干扰素并不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细胞基因组产生另一些蛋白因子来发挥疗效。

关于干扰素治疗,需要有肝内炎症,一般转氨酶越高,疗效越好。在干扰素治疗期间,多数患者谷丙转氨酶升高,少数逐渐降低。最后有效者大多在升高者之中,但降低者也可能有效。只要病毒水平和E抗原水平降低就表明有效,可以继续治疗。

我在门诊经常遇到乙肝患者咨询,干扰素究竟会有哪些副作用?又该如何处理呢?

流感样症候群:这是使用干扰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肌肉疼、乏力和发热的症状,这种情况建议睡前注射干扰素或用药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精神、情绪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重度焦虑、抑郁或妄想等问题,这种健康建议及时停用干扰素,必要时需去精神心理专科就诊。

自身免疫病:部分患者会出现自身抗体,少部分患者会出现甲状腺、糖尿病、银屑病、白斑病,血小板计数减少、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征等,这种情况建议找相关可是医师会诊共同诊治,严重时需停止干扰素。

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计数≤0.75×/L或血小板计数<50×/L,这种情况建议降低干扰素的剂量,并且1-2周后复查,若指标恢复则增加至原用药量。如果出现≤0.5×/L或血小板计数<25×/L,建议停止使用干扰素。

哪些患者适合优先使用干扰素呢?

1、相对年轻的患者(包括青少年);

2、HBsAg定量低水平(IU/ml);

3、谷丙转氨酶(ALT)高水平;

4、无HIV感染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干扰素治疗在慢肝的治疗之路上能够快速有效,是很多想冲金牌的乙肝患者的强兵锋刃,但它的“神效”并不会出现在所有慢性乙肝患者身上,因此提前预测干扰素效果,对于患者来说意义重大,而乙肝核糖核酸(RNA)指标出现,也更精准助力乙肝患者干扰素的治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