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未来5年,南昌发展看这里必读完整版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个医院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前言

《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南昌市委关于制定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制定,是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参考,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和行动纲领。第一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南昌在全省“作示范、勇争先”上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充分彰显省会担当的关键跨越期。我市将奋力开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全面增强在全省的核心龙头作用,奋力在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中挑重担、走前列。

第一章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1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防汛抗洪救灾斗争伟大胜利,努力开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总体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1亿元,年均增长7.6%,提前三年实现比年翻番目标,人均生产总值接近1.5万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大关,正式迈过高收入门槛。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91亿元,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和中部省会城市前列。赣江新区成功获批,成为中部地区第二个国家级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4...8调整为4...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2%。电子信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新型材料产业超千亿,机电装备制造产业超五百亿元,产业规模、集聚效应持续扩大。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全部迈入“千亿”行列,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蓬勃、产业特色鲜明。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取得积极成效,红谷滩金融商务区聚集80%以上省级金融机构,区域性现代金融、交通物流、创新创意、综合消费、总部营运五大中心基本成2型。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一环两谷四区”总体布局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多点突破。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全面推进。南昌航空科创城、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南昌VR科创城持续推进。中科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南昌研究院等成功落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别占全省80%、50%和77%。江西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正式开园。硅衬底高光效GaN(氮化镓)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效黄光LED材料与芯片制造技术世界领先,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由家增加到家以上。开放融合持续深化。“十三五”时期实现进出口总额.4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9.2%,增幅位居中部省会城市前列。引进世界强投资项目80个、国内强投资项目84个,累计新批境外投资企业家。对外直接投资、承包工程、劳务输出企业超家,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中欧班列、铁海联运、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昌北机场国际空港建设扎实推进,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设立。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25.9%,晋升千万级枢纽机场,航空货邮吞吐量增长.9%。城市能级蓄势攀升。全市户籍人口达到万,常住人口突破万。正式设立红谷滩区,南昌空港新城、南昌向塘国际陆3港新城、南昌高铁东站新区、九望新城、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五大功能板块全面启动规划建设,正式开创“跨江临湖、揽山入城”的大南昌都市圈时代。综合交通体系日臻完善,“大”字型高铁网初步形成,“一环八射”高速公路网已形成,与珠三角、长三角实现双高速贯通。地铁1、2号线全线运行,3号线开通初期运营,4号线加快建设,地铁运营总里程达到88.8公里。“十纵十横”干线路网日趋完善,城市一环闭环通行、二环和三环加速推进。品质形象明显提升。深入实施“一江三河串十湖”水系连通工程,开工建设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城区绿道达到公里、彩化道路条。滕王阁5A级景区创建成功,实现5A级景区“零”的突破,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顺利开园,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城市棚旧改全面收官,超3万套棚改任务提前完成。“城市大脑”正式运行,开通5G基站个,主城区实现5G信号连续覆盖;部署窄带物联网基站个,实现市域全覆盖。成功举办世界VR产业大会、南昌国际军乐节、南昌飞行大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英雄城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现行标准线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城镇贫困群众实现整体性脱贫解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全覆盖。城市公立4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养老服务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效显著。教育强市建设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度显著提升,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成效初步显现,“学在南昌”品牌更加响亮。平安南昌、法治南昌加快建设,综治中心、“雪亮工程”建设经验全国推广,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创建全面启动,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90%,连续六年保持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南昌蓝”成为城市靓丽名片。万元GDP能耗和水耗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城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劣V类水整治成效明显。南昌县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县”,原湾里区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中国天然氧吧”,安义县入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级实践创新基地。重点改革纵深推进。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六多合一”集成审批模式获中央深改办全国推广,“1+10+N”政策保障体系落细落实,“降成本、优环境”工作成效明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成效突出,“重资本轻资产”招商模式、大数据市场主体监管新模式等创新举措形成首批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政府数字化转型着力推进,“赣服通”南昌分厅上线运行,“五型”政府建设初见成效。5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干部思想根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推动制度化常态化,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力发挥。持续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坚决肃清苏荣案余毒,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创新监管制度机制,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五年来的发展成就,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伟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必须始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朝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五年来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了省委、省政府对南昌的一系列指示要求是科学的,充分证明了市委的一系列工作思路和部署是完全正确的,符合中央精神,契合省会实际,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始终把“彰显省会担当”扛在肩上,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做好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排头兵”,当好全省崛起的“火车头”;五年来的发展成就,充分体现了英雄城儿女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和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必须一以贯之坚持下去,传承红色基因,把全市人民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共同目标上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力量。

第二章发展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作用、相互激荡,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南昌面临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一)发展机遇践行领袖嘱托带来新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江西视察指导,对江西提出了“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更高要求,专门为我市举办的首届世界VR产业大会发来贺信,为我省我市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省委赋予南昌“彰显省会担当”的时代使命,为我市发展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大动力。新发展格局带来新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扩大内需成为战略基点,生产力布局面临调整,为我市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淤点和堵点,构建更加完整、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国家战略叠加带来新机遇。“十四五”时期,国家将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南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国务院批复同意江西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将极大增强我市对高端生产要素的吸附力和承载力。科技产业变革带来新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有利于我市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发力新基建、新技术、新制造,形成新增长点、增长极,攀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高端。大都市圈带来新机遇。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省委省政府将做优做强大南昌都市圈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快推进以南昌为核心的大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将增强我市集聚能力,推动新一轮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二)面临挑战全球经济下行带来新挑战。全球经济和贸易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受大国之间博弈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等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持续弱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世界经济面临长期衰退风险,对我市“低基数”叠加“低增速”带来经济增长承压加剧,迫切需要加快构建新发展引擎,大力提升产业发展掌控力。区域竞争加剧带来新挑战。在国际产业分工重新调整、全球产业链进一步重塑的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城市“极化”和“分化”现象突出,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我市还10将面临周边大城市、城市群在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多个层面的挤压。人口结构变化带来新挑战。“十四五”时期我市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老龄化比例预计达20%以上,“未富先老”压力日趋加重,老龄化引起的供需失衡日益突出,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人才红利尚未显现,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交织叠加,给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与挑战。矛盾风险易发带来新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时期,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深刻改变人类交往方式,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大城市病”开始显现,各种风险隐患内外交织、相互共振,对社会稳定带来潜在挑战,迫切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守住安全稳定底线。“十四五”时期我市总体上将处于大有可为但充满挑战的战略机遇期,也到了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尤其面临“五期叠加”,即外部环境深度调整的变革期,面临全球化“逆风”与世界经济体系重构的双重变局;发展转型升级的迭代期,承受着摆脱传统路径依赖与抢抓未来发展机遇的双重压力;城市能级上升的突破期,肩负着规模总量扩张与内在品质蝶变的双重任务;全面融入区域发展大局的考验期,扮演着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核心龙头与国家战略重要参与者的双重角色;改革开放走深走实的攻坚期,面临着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体制机制障碍11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双重要求。全市上下要站在“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第三章远景目标展望二○三五年,南昌将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新南昌基本建成,大南昌都市圈成为全国重要增长板块。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市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在全省率先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智造中心、金融中心、消费中心和全国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枢纽,跻身国家中心城市行列。市域治理现代化基本实现,法治南昌基本建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成为全国样板。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交通强市、体育强市和健康南昌、文明南昌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建成绿色循环低碳城市,树立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南昌标杆。建成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城市,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对外开放新12格局,在参与国际国内合作竞争中形成更大优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居民生活品质差异显著缩小。平安南昌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第四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十四五”时期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彰显省会担当”新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南昌高质量发展大厦建立在坚实的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基础之上,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融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推13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开创“五城”1建设新局面,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在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中展现南昌作为。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完善上下一致、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增强英雄城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保持经济较高速度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同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挺起全省高质量发展的脊梁。1五城:创新之城、实力之城、山水之城、文化之城、英雄之城。14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走深走实,坚定不移强化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加强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创造力。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在新格局中找定位,在新阶段中谋发展,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强担当,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坚持解放思想担当实干。坚持“不以南昌为世界,而以世界谋南昌”的国际化视野,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前列意识、主动意识,向好的学、同强的比、与快的赛,扛起新时期省会历史责任,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大胆闯、大胆试,带头担当、带头实干,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将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第三节发展定位锚定到二○三五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今后五年南昌发展总的定位是:围绕“富有创新活力和文化魅力,令人向往的中国智造新城、山水名城”城市愿景,努力打造国际15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试验区、国家现代流通体系重要枢纽。国际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坚守实体经济不动摇,突出智能制造转型,深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电子信息、生命健康和高端装备三大国际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若干标志性产业链,打造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地。全国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加快构建全领域的数字城市,着力建设以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样板区、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区、世界VR产业发展引领区、全国数字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为定位的全国数字经济强市。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推动绿色崛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素质”。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试验区。强化党建引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深入推进平安南昌、法治南昌和“五型”政府建设,发挥“城市大脑”治理效能,打造“昌治久安”市域治理样板。国家现代流通体系重要枢纽。立足新发展格局,突出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规划建设,发挥南昌区位和交通优势,实现公铁水空齐头并进,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汇聚16流通,各类要素高效流动、高效配置、高效服务,成为国家现代流通体系重要枢纽。第四节主要目标到年,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步伐更加坚实,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发展活力、文化引力和生态魅力迈上新台阶,在全国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在全省的核心龙头地位更加突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谱写出新时代“五城”建设新篇章。综合考虑我市发展基础和环境条件,具体目标确定为: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经济保持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力争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8万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3.3万元/人。投资质量明显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在8%左右。消费贡献显著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年均7.5%左右。第三产业占比达到53%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8%左右。创新驱动迸发新势能。基本建成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成果,建成更高水平的创新型城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左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件。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驱动力明显增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17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左右。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家。改革开放开创新境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市场主体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放管服”系统化改革持续深入,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大南昌都市圈引领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内陆高水平开放高地,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基本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建立,服务国家开放大局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达到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额突破53亿美元。城市品质实现新跨越。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风貌颜值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日臻便利,基础设施日益健全,安全韧性稳步提高,历史文脉接替延续,生态文明深入人心,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的新型城市基本建成。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省会城市一流水平,国考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保持稳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90%。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绿色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红色基因更好传承与弘扬,英雄城文化魅力充分彰显。文明城市常态长效,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魅力进一步彰显。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比控制在2.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覆盖城乡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显著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3年。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5人,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市域治理谱写新篇章。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五型”政府加快建设,政府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成效稳居全国一流,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平安南昌建设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自然灾害防御等关键性短板领域得到明显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第五章战略布局

第一节产业布局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赣江两岸创新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一廊”即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按照现有产业基础,构建“三区四园”2新制造格局。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打造“六区协同”3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图1:一廊三区四园产业布局

三区指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园指新建经济开发区、青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安义工业园和进贤产业园。3六区协同指红谷滩金融商务集聚区、东湖文旅商贸集聚区、西湖现代商贸集聚区、青云谱新服务集聚区、青山湖商务集聚区、新建高端特色服务集聚区协同发展。21

第二节空间布局

确立“南昌向南”城市空间发展导向,形成拥山跨江临湖大都市形态,构建“一江引领、双城共融、三环串联、五星簇拥”空间布局。“一江引领”,即把赣江作为城市中心轴景观天际线和繁荣创新活力带。“双城共融”,即以赣江为轴的南北双城共同构成主城区。“三环串联”,即以城市三条快速交通环线串联城区。“五星簇拥”,即城市外围由五大副中心组团和功能片区与主城区通过各种交通网紧密连接。

第三节生态布局

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城资源禀赋,构建“一湖三脉,两屏多廊,蓝绿交织,人鸟共生”生态整体布局。“一湖三脉”,即鄱阳湖所属鄱阳湖主湖区、青岚湖——军山湖片区,赣江、抚河、潦河三条主干水系及其流域水网。“两屏多廊”,即九岭山——梅岭屏障、怀玉山——玉华山屏障所属多条林地廊道;以绕城高速和水系为依托,形成内外环状绿带、郊野公园、河湖湿地、城市公园体系,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在城市内部,构建以“一江三河串十湖”4水系、城市绿道系统及城市公园点状分布为主体的都市生态系统。

图3:一湖三脉两屏多廊生态布局

4一江即赣江;三河即抚河、玉带河、乌沙河;十湖即瑶湖、艾溪湖、青山湖、东南西北湖、象湖、富山塘、黄家湖、前湖、九龙湖、儒乐湖、白水湖等十余湖。

第二篇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高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技强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生态,建设更高水平的创新型城市。第六章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牢固树立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理念,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锻造新时期英雄城人才大军。第一节建设高端人才集聚区抢抓全球人才流动的新机遇,着力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产业紧缺急需人才。全力推进“赣籍英才返乡计划”“洪城计划”“洪燕领航”“顶尖领军人才领航计划”等人才工程。加快江西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项目建设,建立健全“高精尖缺”人才项目库,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行动,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和留用,探索本土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创新人才招引模式,不断拓宽柔性引才的路径,积极探索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设立“人才飞地”。第二节壮大企业家和技能人才队伍实施分类别、分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大力推进“洪企”工程,着力打造一支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全面拓展提升企业家和企业高层管理人才的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着力加强工程师队伍建设,培育一批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学校合作建设产业学院、技师学院,全面施行新型学徒制。实施“洪城工匠”培育计划,开展“技能提升行动”。第三节打造成就人才的生态体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引育留用管”政策,实现高层次人才、中端人才、基础性人才政策全覆盖,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持续抓好“人才新政22条”“人才10条”贯彻落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突出市场导向,完善市场化人才评价标准和机制。探索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高层次人才招聘、薪酬、考核、科研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推进人才、项目、资金、平台一体化建设,营造人才安心舒心发展环境。实施“求学南昌、创业南昌”计划,积极引进一批26高素质青年人才,力争“十四五”期间,吸引百万名大学生和技能人才来我市创业就业。专栏1:重大人才工程(一)重大人才政策洪城计划。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在大型企业、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关键岗位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两年以上,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团队的“四带”人才来我市创业。到年,引进“洪城计划”创业高层次科技人才项目50个以上。双百计划。围绕新型研发机构、科技研发平台、重点企业、重大工程、重要项目和关键技术,面向国(境)外和省外,引进名(个)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与团队;面向存量创新人才资源,培养名(个)能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与团队。顶尖领军人才领航计划。引进拥有核心技术或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对南昌市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有重大引领推动作用,经评价认定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和地方级领军人才名。洪城工匠。每两年选培50名左右技能含量高、绝技绝活特色明显的“洪城工匠”,将其打造为各行业、各系统的技能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选拔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二)重大人才平台江西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依托南昌高新区,规划面积0亩,总投资约亿元。到年,人才产业园将集聚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项目个以上,引进高层次人才0名以上,吸纳青年大学生及技能人才10万人以上。中国南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总体规划面积约30万平米,重点建设经开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核心园区和高新区、小蓝经开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分园区,打造中部一流、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高地。国家级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园区(大国工匠)。规划面积约1亩,建设集技工教育、公共实训、技能竞赛、高技能人才培养、人力资源服务、创业孵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力争可容纳4万名全日制技工教育学生、可承接3万人次/年的职业技能培训。(三)重大人才配套支持县区(开发区)积极盘活现有存量公寓,建设一批集居住消费、社交文娱、就学就医等配套功能的租赁型人才公寓,面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人才,建设一批产权型人才住房。大力支持企事业单位按照政策规定自建人才公寓。第七章提升创新发展能级以超常规手段建设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搭建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为引领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强创新开放合作,强化国家科技战略力量,着力提升创新发展能级。第一节打造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加快推进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建设,充分发挥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引领作用,继续推进南昌航空科创城、南昌VR科创城、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南昌(国家)大学科技城等核心科创平台建设,高标准打造中国(南昌)科学岛、前湖科创园、昌北高校科创谷、富山科技园等未来科创平台。充分整合省内创新资源,争取设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建设一批创新街区、创新楼宇、创新小镇和协同创新中心。专栏2:重大科技创新布局(一)中国(南昌)科学岛依托瑶湖岛6平方公里区域,聚焦光电、航空、人工智能和新材料等未来前沿领域,引进一批高水平实验室、研发平台、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等,打造科技研发、人才聚集、产业创新的“核心区”和对标世界的“科学岛”。(二)南昌航空科创城位于瑶湖东岸,以南昌航空城为中心及周边区域,围绕航空动力、航空制造、航空新材料等重点研究方向,建设国家级实验平台,重点布局航空产品研发与制造、航空通用运营与服务等主要功能区块,建设现代化综合科技新城。(三)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江中药谷)27位于湾里管理局江西中医药大学、江中药谷及周边毗邻区域,核心区规划总用地面积4.14平方公里。围绕围绕高端智库服务、高端平台研发、成果转化等主要功能区块,打造和形成文化传承高地、创新研发高地、人才聚集高地、健康服务高地、高端装备研制高地。(四)南昌VR科创城位于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湖铁路货运线以南,总占地9.16平方公里,围绕打造VR产业“江西高地”总目标,重点发展VR/AR硬件、软件设计、平台分发与内容产品,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VR产业园区的深度融合,建设业界领先的VR产业智慧园区。(五)南昌(国家)大学科技城位于南昌高新区,通过建设大学科技城科技创新与创意创业集中示范区,形成“一廊五区”空间发展格局,将其打造成全省自主创新发源地、科技成果转化地、高端人才聚集地,成为支撑南昌、引领江西、中部一流、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学科技城。(六)前湖科创园定位为未来科创中心,发挥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高校研发资源优势,链接区域内大中小企业和各类机构,依托“孵化场地+综合服务+产业赋能+投资基金”创新孵化模式,打造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新地标”。(七)昌北高校科创谷依托南昌经开区白水湖片区,以江西财大、华东交大、江西农大等省内知名高校为主力,推动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校科创谷。第二节培育发展高能级创新平台紧紧抓住国家创新体系战略性重构重大机遇,实施国家级创新平台攻坚行动。积极对接科技部、中科院,争取国家大科学装置布局,力争“零的突破”。推动新材料、食品、航空领域创建国家实验室,创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推动国家级“大院大所”在昌设立分院、分校,推动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南昌研究院、中山大学28南昌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南昌)虚拟现实研究院、中科生态修复(江西)创新研究院等落地见效。推动创新孵化载体协同发展,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孵化载体高地。第三节强化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实施学科共建突破工程,积极承接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任务,参与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力争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食品科学、现代农业等领域攻克若干共性基础技术,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贯通发展。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聚焦汽车设计研发、无人驾驶、航空设计研发制造、虚拟现实基础研究和应用、新材料研发等技术创新,部署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推广运用“揭榜挂帅”、择优委托等方式,力争在航空复合材料、集成电路、微机电系统(MEMS)、中医药新药、新型显示技术、高端精密制造、感知交互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机制,建立健全产业链风险清单,滚动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加快形成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健全优化平战结合的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加大对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的研发攻关支持力度,提升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29第四节推进高层次创新开放合作统筹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以美国、欧盟、日韩为重点,引进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和一流科技人才,建设一批国际化科技创新载体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对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立原始创新与应用创新结合的跨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加强与赣州稀金科创城、上饶大数据科创城、鹰潭智慧科创城等省内创新载体的联动与合作。第八章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一节全力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行动和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行动,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支持科技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省重大专项、重大科技攻关等研发任务,鼓励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支持科技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引进诺贝尔奖得主、外籍院士共建研究院。探索“企业出题、部门领题、院校破题”模式,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创新联动和成果产业化。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等方式大力引进急需的关键技术。有效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减免等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积极制(修)订国际、国家技术标准,加快采用先进标准生产的步伐。专栏3: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一)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确定一批具有行业示范、带动作用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打通产业链、创新链和金融链,引领全市产业发展。到年,创新型领军企业数突破家。(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立滚动实施培育机制,完善扶持政策。通过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改善科研条件、引进科技人才、实施技术改造工程。力争每年推动30家以上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70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到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3家。(三)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行动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生力军作用,以规模做大、实力做强为目标,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裂变式增长、集群化发展。加快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到年,争取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达0家。(四)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行动重点在医药和生物、航天航空、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能源汽车等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支持独角兽、瞪羚企业及培育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建立研发机构、申报各类研发计划、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上市和发行公司债券融资。到年,培育独角兽企业2家、瞪羚企业家。第二节强化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完善创新成果交易转化机制,落实科技成果处置权与收益权改革政策。发展科技中介专业服务,培育和聚集一批咨询、评估、知识产权、投融资等方面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贯通研发、交易、转化等全过程服务体系,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实现科技成果线上线下快速交易,加快建设南昌市技术转移中心,支持在国家级开发区设立转移转化分中心。完善市场需求和重大工程项目牵引自主创新产品应用的政策体系。第九章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创新生态,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第一节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改革,健全科研项目生成、立项机制,严格实行目标任务验收,改革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方式。创新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使之成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创新平台。健全以创新质量32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落实以增加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构建充分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向科研人员倾斜。完善“亩均论英雄”评价机制,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对科技人员分类制定评价标准,强化科研成果与市场结果导向。构建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打通省市人才流动通道。第二节建立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健全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机制,完善市县联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支持力度。探索组建南昌科技金融集团,力争设立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发展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做大做强洪城科贷通、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科技金融产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研发投入,健全融资风险分散机制。加强科技型企业股改培育,全力支持“硬核”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畅通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循环。第三节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完善知识产权法规政策体系,支持中国(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加强核心技术和专利储备。建立专利转化平台,支持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专利产业化。开展专利保险试点,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严格知识产权执法,争取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民事、刑事案件“三审合一”试点,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机制、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网络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健全技术市场交易后补助工作机制。支持重点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第四节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和科学家、新时代赣商、劳模和工匠精神。实施对重大创新工程和项目的容错机制,探索实施创业担保基金等创业失败的成本分担机制,形成“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创新创业氛围。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暨“洪城之星”创新创业大赛和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团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洪城计划”创业大赛,激发科技型企业创新潜能活力,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举办科普讲解大赛,加强科普工作,不断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第三篇建设数字南昌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为导向,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超前布局数字基建,抢占数字发展制高点。第十章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全国数字经济强市。第一节优化数字经济发展布局加强战略前瞻,突出比较优势,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实现各县区、园区错位发展、集聚发展、协调发展。到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50%,建成一批数字经济特色园区。专栏4:数字经济布局导向(一)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核心老城区强化服务业升级、城市更新,推进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创、智慧旅游等突破发展,规划建设扬子洲数字经济、金融科创产业园等。(二)红谷滩区大力发展VR产业、数字金融、数字文创,打造世界VR产业高地。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探索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突出全生活链功能配置,创新设计“模块集成”,打造更有归属感、舒适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三)青山湖区大力发展流量经济和定制化、数字化纺织服装生产制造,打造流量经济示范区和纺织服装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四)新建区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数字文化和AR,壮大物联网产业和信创产业,推进数字新建智慧城区建设。(五)高新区大力发展移动智能终端、5G与物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加快建设全国移动智能终端示范基地,创建全国软件创新基地。(六)经开区(含临空区)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打造中国(南昌)数字经济港,促进智慧物流、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等产业集聚。(七)南昌县(小蓝经开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物流、智能装备产业,打造VR产业特色集聚区,建设智慧物流全国枢纽、省高水平智能制造基地。(八)进贤县、安义县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美丽数字乡村。

图4: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分布示意图

第二节推进数字产业化以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布局“芯、屏、端、网、云、智、用”5七大数字产业。加快构建VR完整产业生态链,支持红谷滩区创建国家级VR创新应用先导区,打造全球VR新技术、新产品首发地和世界VR高地。加快构建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生态,打造全球重要的移动智能终端制造基地。深入推进国家“03专项”,加速发展5G和物联网上下游产业。重点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为先导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大数据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应用。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产业。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建设,建设联想人工智能研究院,强化面向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大数据软件应用研究,支持高端工业软件,新型工业APP研发和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5G+ABCDE”6融合创新,打造5G融合创新应用先行区和产业生态集聚区。开展区块链技术应用试点。加快引进北斗产业链上游企业,高标准建设北斗产业园。积极布局量子信息、柔性电子等前沿数字产业。5芯:芯片设计、制造;屏:移动显示屏;端:移动智能终端;网:物联网、区块链;云:云计算、大数据、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智:人工智能+;用:VR、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智慧城市应用。6ABCDE:A指AI人工智能;B指Block区块链;C指Cloud云计算;D指Data大数据;E指Edge边缘计算。37第三节推进产业数字化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联动推进“数字化+”“互联网+”“智能化+”,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工业大数据。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广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拓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打造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推动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检验检测、商业咨询等数字化转型。推动“互联网+农业”和农业大数据发展,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实施园区数字化工程。专栏5:产业数字化示范工程(一)智能制造示范工程推进高新区、南昌经开区(含临空经济区)、小蓝经开区等省级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创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依托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协同生产、共享工厂等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到年,打造50个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二)服务型制造示范工程推动制造与服务协同,培育供应链管理、定制化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服务型制造模式,引导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深度融合,促进两个转变,即‘产品’向‘产品+服务’、‘单一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变;鼓励服务业向制造业拓展,通过委托制造、品牌授权等方式向制造环节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到年,力争累计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20家。(三)“入网上云”示范工程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工作,引进培育一批重点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建设,深入实施“企业上云”行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到年,培育1-2个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个以上细分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50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项目和企业。(四)电商特色示范工程加快传统商贸企业、特色街区商圈数字化升级,培育新零售、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布局新零售市场,推进南昌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海关、税务等部门间跨境电商数据共享,建设高水平国家电商示范城市。到年,创建1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万亿元。(五)智慧物流示范工程积极推进城乡高效配送建设,创建全国城乡高效配送试点示范城市。以冷链、图书发行、医药仓储等六大板块为重点,实施城市智慧物流示范项目。加快推进电商领军企业、物流领军企业向南昌县向塘镇集聚。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第四方物流等新业态,着力打造中部地区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分拨中心、区域结算中心。(六)数字文旅示范工程加强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领域的深入应用,重点培育动漫、游戏等数字文化龙头企业。利用在线旅游平台推出云旅游、云直播、云看展等新业态发展。推进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安义古村群、磨盘山人工智能公园、象湖湿地公园等建设智慧景区。打造“一部手机游南昌”示范项目,建设红色文化VR旅游全国示范。到年,数字文化产业规模达到亿元,形成20个示范性智慧景区,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七)农业数字化示范工程建立健全农业大数据云平台。瞄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四大应用,进一步完善我市农业指挥调度中心。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单个农产品为突破口,健全“标准化数字生产、网格化移动监管、质量安全追溯”等功能,建设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第四节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国家“5G规模组网建设及运用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建设,加强5G基站合理布局,推动“万兆进楼宇、千兆入社区”城市光网建设,率先构建全国领先的“双5G、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建成5G基站20座。启动谋划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沪杭39干线扩容至南昌。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为核心,支撑交通、航空、水务、能源等传统基建数字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级,物联网连接水平进入全国前列。超前布局新能源充电桩、智能传感器和“车联网”应用系统。推进“国家卫星导航+5G”综合应用。打造“云网边端安智”高效协同的开放架构,统筹建设新型智慧大数据中心、政务数据中心和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指挥中心。专栏6:信息基础设施重大工程(一)5G商用网络规模部署工程探索集成型智慧杆塔融合应用,加快完善5G规模部署和试点建设,加快建设5G宏站、小微基站、通信网络设备,至年末完成2.5万个5G基站建设,优先在5G产业核心示范区和交通、医疗、教育、能源等重点应用示范区实现连片优良覆盖,5G网络覆盖率达到%。(二)IPv6互联网提速升级工程全面推动基于IPv6的新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和试点建设,聚焦新型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强化基于IPv6的终端协同发展,至年实现全市域互联网骨干直联点IPv6改造。(三)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统筹推进江西省基因组学大数据中心、江西省城市消防安全物联网远程监控大数据中心、中国电信江西云大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南昌市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和互联网数据中心基地等项目建设,至年底,每个县域边缘布局计算资源池节点不少于2个。(四)国家级算力中心部署工程深度融合“超级计算+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经开区建成1个国家级算力中心,实现先进计算与城市大脑、县域中脑、乡村小脑交叉融合及应用创新,逐步形成具有全省影响力的算力中心。(五)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窄带物联网基站建设,适度超前布局低能耗、高精度、高可靠智能化传感器、芯片处理器、电子配件等设施,加快推进物联网云平台、应用服务平台、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深化温度、压力、加速度、沉降传感器集成应用,推进5G与物联网垂直集成应用深度融合。(六)智能充电桩规模部署工程适当超前谋划公共、专用、社区等多种类型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推动5G、车联网平台和新能源充电系统融合应用,至年末,在高新区、经开区、高铁新城等重点区域打造公共充电桩0个,基本建成1公里服务半径的充电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七)城市空中配送网络组建工程面向无人配送市场需求,在屋顶、公园等开阔地带规划部署无人机智能化自助快递柜、快递集散分点、快递集散基地和区域调度中心,加快推动小型无人机迭代升级,实现物流无人机、无人站、云端UTM和调度系统能够无缝协同运行,打造城市低空无人机配送试点。(八)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工程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原则,加快集成分布式计算、5G、VR/AR、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深度学习等技术与3D建模、高精度地图、模拟仿真、虚拟现实、智能控制等数字孪生相关技术有机耦合,着力构建数字孪生城市。第十一章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强化有为政府角色,通过数据驱动重塑政府流程优化和治理变革,形成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创新的新型治理模式。第一节高标准建设“城市大脑”加快建设以互联网为基础、以云计算与大数据为支撑,实现海量多源数据归集、实时处理与智能分析“城市大脑”。到年,“城市大脑”赋能社会治理、公共卫生、公共服务、产业经济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数据要素与信息技术得到全面深度应用,多级联动便民服务数字化场景基本覆盖,基本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城市典范、具有南昌特色的“城市大脑”。第二节促进公共数据开放共用制定数据资源和数字产业化相关技术标准,完善数字经济相关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共享、交易等制度规范,构建数据资源高效配置制度环境。持续完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建设专题应用数据库,促进跨层级、跨部门协同应用。建设统一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制定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促进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建立全市政务大数据开放平台,打通政府数据开放“最后一公里”。推动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应用,催生大数据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体系,建设网络安全保密防护监管一体化平台。提升重要数据资源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强化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第三节提升政府数字化服务效能构建“赣服通”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体系,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与优化服务,提升政务服务供给精准化、分层化、个性化水平。再造政务服务流程,提高政府运作效能,降低政府运作总成本。整合各部门现有移动端信息发布、网上办事和在线服务等渠道,建设全市统一入口,汇聚政务办事信息、政府服务资源和社会化便民服务资源,打造集约化、便捷化、多元化便民服务新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民众服务需求进行分析挖掘,不断改进政府服务效用。对数字经济形态实施“包容、审慎、开放”监管模式,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第十二章加快数字社会建设统筹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倡导数字生活新方式,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水平。第一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围绕公共服务、城市治理、产业发展三大领域的发展需求,建设全市统一的物联感知体系和传输网络体系。基于城市大脑数据开放共享与技术能力支撑,推动交通、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应用场景开放,融合性、创新性地开展部门应用、行业应用、交互式集成应用、跨部门集成应用等,实现全市运行一网感知、便民利企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通管。研究推进城市实验室建设,创新公共项目合作模式,增强市民、企业、政府及研究机构在智慧城市的参与程度。推动成立智慧城市政企联盟,完善城市科技与政府治理的融合协同机制,营造多方参与、共同协作的智慧城市建设新生态。

专栏7:新型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图

南昌市新型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图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架构为“”。一基础支撑:打造全市统一的物联感知体系和传输网络体系。建设统一网管平台。采用统一云管模式。一大脑赋能:建设南昌“城市大脑”,实现数据资源汇集、处理、共享开放,智慧应用服务支撑,以及城市运行各领域分析决策。三领域应用:围绕公共服务、城市治理、产业发展三大领域需求,开展部门应用、行业应用、交互式集成应用、跨部门集成应用等,逐步扩大场景应用范围,推动交通、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应用场景开放。一入口服务:面向政府、企业、市民三类主体,统一身份认证,打造南昌市统一的应用服务门户和入口,统筹各类客户端、热线、网站等城市管理和服务渠道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第二节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实施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振兴行动,促进网络深度覆盖和光纤宽带提速,提升农村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打造开放、共享、功能更加完备的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大数据应用,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管理。推动农村物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业态。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物联网应用示范。推动“互联网+党建”,建立完善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畅通社情民意。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大力推动乡村建设和规划管理信息化。第三节提升全民数字技能以数字平台企业、数字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等数字初创人才基地、数字应用类企业和组织为重点,引进和培育数字技能人才和产业从业群体。加强企业职工数字技能培训,持续提升劳动者的数字素养。推进数字经济再教育计划,建立覆盖全市党组织、政府机关、学校、企业和社区的数字经济教育培训网络。加大中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帮扶,消除“数字鸿沟”。将编程列入中小学必修课,加强网络健康教育,防止青少年对虚拟网络世界的过度迷恋和依赖。大力开展“净网”“清网”等专项行动。第四篇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力打造工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强市,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第十三章塑造南昌制造新优势着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聚力打造三大国际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四大全国性优势制造基地,九条标志性产业链,形成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集聚态势,夯实南昌工业经济发展支柱,重塑南昌制造辉煌。第一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及产业链提升行动坚持防风险与促提升相统一、补短板与锻长板相结合,以电子信息、航空装备、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虚拟现实、5G等产业为重点,加大工业软件、微机电系统(MEMS)等关键领域基础部件强弱项、补短板力度,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全链条防范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全方位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支持企业深入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现关键零46部件、关键原材料产业化应用和本地配套生产协同发展。加快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产业转移,在产业转移和产业配套等领域形成合力。积极推进各产业构建以本土龙头企业为核心,上下游相关企业共同协作、良性互动的高效供应体系。加快进口替代步伐,做好备链计划。

图5:制造业产业体系

第二节大力发展国际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信息技术服务与软件业等,以龙头企业培育和引进为动力,以产业大环境塑造为支撑,持续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重点打造虚拟现实、移动智能终端、LED和5G产业链。47生命健康产业集群。面向重大疾病治疗和疫情防控,聚焦生物产业、医药、生命健康制造和医疗器械等,以做优存量和做大增量为主线,加强产业化项目和技术的同步引进,快速提升产业整体规模,推进“医、药、养”融合发展,形成一批带动性强的重磅产品和服务,创新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重点打造中医药、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链。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发挥数字科技优势,聚焦智能装备制造、高端机床与机器人等重点领域,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推动装备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化转型,输出未来工厂建设解决方案,提升高端装备产业综合实力。重点打造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链和航空产业链。专栏8:九大标志性产业链发展导向(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虚拟现实产业链。重点发展虚拟现实终端设备、核心组件、交互设备、专用软件和虚拟现实集成、测试业务,构建形成“硬件+软件+相关服务”产业生态,打造世界级VR产业中心。到年,VR产业营业收入达0亿元。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链。突出整机、关键元器件、软件多向协作和相互配套,加快建设移动智能终端制造基地,构建以“品牌、代工、配套”为核心的移动智能终端产业业态,形成关键产业链上有龙头、配套产业有聚集的态势。到年,移动智能终端产业营业收入达2亿元。LED产业链。大力实施硅衬底LED全球合伙人计划,重点发展硅衬底GaN基为主的LED外延材料、LED下游应用技术和产品、封装产业及相关配套产品,全面提升基于硅衬底LED制造技术的半导体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快“蓝宝石”LED引进,打造南昌光谷。到年,LED产业营业收入达亿元。5G产业链。重点发展5G基础产业,实现从通信技术标准、系统、设备、终端、芯片到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全面推动5G与新兴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创新,赋能5G关联产业,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和省内引领的5G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到48年,5G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达0亿元。(二)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中医药产业链。开展名医名方新药筛选,研制一批治疗重大疾病的创新中成药产品或保健产品。支持名优中成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和生产全过程质控体系建设,加快研究中药制剂技术,实现中药产品剂型多元化。到年,中医药产业营业收入达亿元。生物制药产业链。主攻疫苗、基因工程及多肽药物、抗体药物、核酸药物、干细胞等领域,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物,打造生物医药制造和研发高地。到年,生物制药产业营业收入达亿元。医疗器械产业链。重点布局高值耗材、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医用影像设备、监护设备、麻醉呼吸器械、血液净化器械、家庭护理设备等领域。到年,医疗器械产业营业收入达0亿元。(三)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点突破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怠速启停、先进电子电器、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总成、电动汽车智能化技术等汽车关键领域。做大做强整车制造与研发,巩固轻型商用车、轻型客车优势,大力发展乘用车、大型客车和专用汽车,打造安全可控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以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积极培育汽车产业发展新动能,积极布局氢能源汽车产业。到年,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营业收入达到0亿元。航空产业链。主攻通航整机、大飞机部件、航空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及航空新材料研制,围绕教练机、无人机、通用飞机和大飞机等四大重点项目,构建航空制造、民航运输、航空服务、临空经济“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航空产业体系,打造集设计研发、制造、试验试飞、适航审定、航空维修、航材交易、航空物流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基地,建设国产大飞机“重要研制试飞基地”和中国航空之都。到年,航空产业营业收入达到亿元。第三节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坚持智能化、创意化、高端化、品牌化原则,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开展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提升试点,推动绿色食品、现代针纺、新型材料、机电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49绿色食品。重点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粮食加工、粮油制品、肉制品、乳制品、休闲食品、饮料、烟草、饲料等,加快发展蔬菜果品、肉制品等农产品加工及贸易,提升都市型食品加工业发展水平。现代针纺。突出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动纺织服装从订单加工型向品牌经营型转变,重点发展针织服装产业。新型材料。着力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推进建材行业联合重组和品牌建设,大力发展非金属矿物及制品、新型建材等产业。加快铝型材向工业型材和高端集成门窗转型步伐,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产业。机电装备。提高自主设计和制造大型成套装备、高新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基础件能力,加快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和新型工程机械产业。专栏9:优势传统产业发展导向(一)绿色食品持续推进品种多样化和品质提升、品牌发展,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推动规模化、智能化、柔性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全市食品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到年,绿色食品营业收入力争突破亿元。(二)现代针纺推广印染全流程智能化、印染清洁化等纺织新技术,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加快智能吊挂、信息化、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技术和装备应用,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全省纺织产业优化升级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纺织产业基地。到年,现代针纺营业收入力争突破亿元。(三)新型材料引导铝型材由民用型材向工业型材、初级产品加工向终端产品(高端集成门窗)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钢结构、多功能建筑材料、海绵城市建设需要的特需建材产品50和装配式部品部件等新型建材,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到年,新型材料营业收入力争突破1亿元。(四)机电装备壮大家电、电力设备、锅炉、矿山与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仪器仪表、环保设备、清洁能源设备等产业,积极发展农业、食品加工和旅游装备等。到年,机电装备营业收入力争突破1亿元。第四节联动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航空、军民两用电子信息、卫星应用等军民融合产业。推进军民融合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建设军民融合计量、检验、标准资源共享、技术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认定一批市级军民融合示范企业。支持县区、开发区建设国家、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园区),重点建设高新区航空产业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小蓝经开区智能制造装备(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临空经济区军民融合科技园和北斗科技产业园等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第十四章铸造南昌服务新品牌健全省会特质的服务经济体系,全面优化服务布局,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半径,全力打造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创新创意中心、综合消费中心、总部营运中心,进一步提升“南昌服务”影响力。51第一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聚焦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加速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专业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重点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创新创意、总部运营、楼宇经济、科技服务、人力资源、检验检测、服务外包等领域取得突破,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扩张和质态提升。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鼓励服务业龙头企业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覆盖范围,为大南昌都市圈及周边城市提供高质量高品质服务。专栏10: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导向(一)现代金融全力做强红谷滩全省金融商务区,引导重点总部、投融资和金融后台项目加快向红谷滩聚集,建设金融后台基地和数字金融聚集地。延伸布局金融大数据、智慧金融等各类新兴金融企业。重点推进平安金融中心、中国人寿江西分公司办公大楼、南昌金投集团总部大楼等一批金融总部项目建设,打造“立足江西、对标沪深、面向全国、走向国际”的中部新兴区域金融中心。力争到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占GDP比重保持在10%左右。(二)现代物流加快推进向塘物流枢纽建设,重点发展汽车物流、公路货运、铁路运输、制造业物流、大宗产品物流等,建成南方地区公路零担、快件集散(分拨)中心。依托昌北机场建设,大幅提高航空运输物流和智慧服务能力。依托新洪城大市场等商贸集聚区,积极发展城乡高效配送、冷链物流等,建设国内领先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重点推进京东亚洲一号物流园、传化智能公路港、韵达江西供应链基地、鑫润物流园二期、宇培(南昌)电商物流园、中永数字智能化物流基地、江西省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物联网+递四方物流集配中心等一批现代物流项目建设。到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近2万亿元,全市A级物流企业超过60家。(三)创新创意52针对“南昌制造”研发设计短板,培育发展科技咨询、创业投资、创业孵化等专业机构,引进培育一批高水平工业设计机构,建设南昌工业设计城。推进数字传媒、动漫游戏、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推进玖珑文化创意谷、中国(江西)针织服装创意产业园二期、江西省笔文化创意产业园、雅言人文化教育创意产业园等一批创意园区建设。加快培育一批文化科技创意企业,着力构建涵盖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体系,高标准推进平台建设,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创新创意高地。(四)总部营运着力优化总部经济空间布局,大力发展楼宇经济,聚焦高端产业、高端消费,统筹赣江江岸黄金水道楼宇集群布局,在城市近郊区域建设一批特色总部基地。充分发挥异地商会作用,争取在外赣商回昌设立综合型总部、区域型总部及功能性机构。重点推进央企总部产业园、赣商总部基地、泉州商会总部基地、赣江壹号(方大南昌总部)等一批总部营运项目建设。完善政策、服务支撑体系,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总部企业,构建大企业、大集团集聚集群发展的总部经济生态圈,加快打造中部总部营运新高地。(五)人力资源积极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综合测评、高级人才寻访等高端服务,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联盟等方式,打造若干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集团;积极推进中国(南昌)人力资源产业园二期建设和江西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建设,加快建成具备区域集聚能力和辐射效应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基地。到年,入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数突破家。第二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立足人民群众对生活性服务业高层次、多元化需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发展,重点发展商务商贸和以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和健身休闲为主要内容的“幸福产业”,推进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领域有序开放。引导发展教育培训、家政服务、法律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完善服务标准、信用、培训等体系,构建功能完善、管理规范、高效高质的生活53性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服务经济,加快推动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服务创新。专栏11: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导向(一)商务商贸加快提升重点商圈功能,完善由万达、铜锣湾等商业综合体,绳金塔特色商业街、胜利路步行街等特色商业街,社区便利店,农贸市场等构成的商业网点布局。推进苏宁广场、华润万象城、铜锣湾广场、红星美凯龙大型家居购物广场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推动商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综合性、第三方和垂直电商,做大做强电子商务。持续做好产业展会策划实施,大力发展“产业+会展”项目,打造中部会展名城。到年,批零住餐业增加值达到亿元。(二)文化旅游做强“文物博览”“八一传承”等国际性产品,做优“绿色生态”“历史街区”等标杆性产品,做精“梅湖文艺”“农耕休闲”等主题型旅游产品。实施文旅融合示范工程,围绕“海昏侯国遗址”“八一起义”“滕王阁”“八大山人”等地域文化特色发展全域旅游。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食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推进文旅创意可视化、演艺化、节庆化、园区化、商品化。加快推进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二期、军山湖全域旅游开发、一江两岸城市风光旅游带、白水湖历史文化生态园、华侨城“欢乐象湖”大型文旅综合项目等项目建设。(三)健康养老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支持江中集团、济民可信、汇仁药业等企业发展中医保健、健康管理、医疗美容等健康服务和基因检测、干细胞研发应用等高端医学服务。加快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进泰康之家·赣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若干康养小镇、医疗医药服务名街名巷。支持各类主体新建智慧养老机构。(四)新服务经济平台经济。围绕商品交易、服务供给、要素支撑等重点方向,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推广,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物流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平台等领域。分享经济。坚持培育和引进相结合,重点围绕生产能力、创新资源、交通出行和物流运输、旅游资源和其他生活领域发展。体验经济。以顾客的感受性和满足感为导向,加大AR/VR等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开发沉浸式体验新产品新服务,推动发展社交化、情景化和智能化新商圈。重点在新型超市、智能零售终端、新型书店等领域精心打造具有南昌特色的体验经济。54第十五章做强产业发展“主战场”以总量指标前移、效益指标进位、速度指标争先为导向,全面创新提升开发区能级,培育一批超千亿工业园,发展一批特色工业园,打造支撑我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大平台。第一节促进开发区提质升级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深入推进开发区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两型三化”管理提标提档等行动,大力实施优势产业集群提能升级计划,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僵尸”企业“出清”、低效低质企业出园,加快特色工业园区首位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园区企业和项目技术水平、投资效益和盈利能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实施国家级开发区进位赶超计划。深入实施“节地增效”行动,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加快落实“标准地”要求,建立以亩均产出为导向的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推动进贤产业园、安义工业园等扩区调区。完善生产生活功能配套,增强创新功能,优化生态布局,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构建“大园区+小城市”公共服务网络,打造宜产宜居生态开发区。第二节完善开发区体制机制强化开发区经济管理职能,赋予开发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推动全链审批赋权。深化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运营体制、人事和薪酬制度及监管体制等改革,提升开发区发展活力。大力推进以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为核心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调任制度,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管理机制。支持国家级开发区与其他开发区联动设立“飞地园区”,鼓励与沿海地区开发区共建“飞地园区”,探索“双飞地”发展模式,推进“沿海研发+南昌制造”有效互动。适时启动国家级开发区设立行政区,推动向行政区+功能区转变。第五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顺应国内外发展格局深刻调整,把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推动形成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展现省会作为。第十六章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消费向体验化、品质化和数字化方向提档升级,建设中部消费中心城市。第一节促进消费提档升级实施重点商圈品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特色街区改造提档,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实施名品、名店、名街联动,扩大城市时尚消费的辐射力、影响力,打造中部消费之都。整合南昌文化、旅游、体育等优质特色资源,培育“购物+美食+旅游+休闲+娱乐”一体化复合型消费链条,打造独具魅力的南昌消费IP。发挥枢纽优势,构建以南昌为中心的环鄱阳湖遗产群,联动环太湖遗产群、环徽州遗产群,合力打造浙皖赣世57界级休闲区。积极开展标准化体系建设,在电子信息、中医药、新材料、绿色农产品等领域,培育一批标准“领跑者”,开展服务业标准准入制试点。第二节激发消费需求和潜力提档升级实物消费,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顺应年轻人消费需求,实施新兴消费高质量发展行动,促进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鼓励消费金融创新,支持发展消费信贷。促进传统消费推陈出新,着力调整商贸、餐饮、娱乐等传统消费领域的产品结构,大力开发精品化、个性化消费产品。打造享誉国内的旅游目的地,形成“南昌旅游”的品牌效应。鼓励商贸流通企业渠道下沉乡村,引导优质商品和服务向农村延伸,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全面建立重点消费品废旧回收循环利用体系,鼓励消费更新迭代。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探索2.5天弹性休假制,扩大节假日消费。全面开展国家体育消费试点,满足人民体育消费需求。第三节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开展“消费在洪城”“放心消费在南昌”系列公益宣传,完善城乡商业网点布局,构建高效配送网络体系,降低流通成本。58规范发展“地摊经济”,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城市管理等配套政策体系。加强日常消费领域监管,规范电商、微商等新消费领域经营行为,建立适应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的维权监管新模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健全特定消费领域规章制度,完善快捷消费纠纷调解援助等机制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消费后评价等制度。专栏12: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重点(一)重点商圈品质提升行动加快“1+4”商圈功能提升,构建“中字型”商圈布局,规划打造3个市级商业中心、12个区级商业中心、3个县级商业中心。增强“万寿宫+滕王阁+绳金塔”核心商圈文化内涵;扩展八一广场+中山路商圈重点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红谷滩时尚商圈国际元素,打造高端时尚消费中心;完善西湖区洪城商圈功能配套和服务品质。(二)商业步行街改造提档行动加快胜利路步行街、福州路酒吧街区、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绳金塔商业街、艺术街区、青湖欢乐街、欧罗巴商业街、绿地卢塞恩商业街等改造提升;全面提升消费体验,完善街区公共服务设施,引入新业态,打造智慧街区。到年,力争创建1条国家级试点步行街。(三)专业市场综合改造升级行动按照资源整合、业态提升、功能创新原则,重点加强对运通汽配市场、京东花鸟大市场等10个市场的规范整治;推动华东商贸城、省装潢建材大市场等4个市场向国际化、展贸化、信息化转型升级;支持市建材大市场、阳光灯具市场等3个市场转营发展;引导水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肉食品交易批发市场、深圳农产品批产市场、废旧钢材交易市场等4个专业市场进行异地搬迁。(四)社区商业设施便利化行动以“居民出门步行5分钟到达便利店,10分钟到达超市、餐饮店,驱车15分钟到达购物中心”为目标,布局建设45个社区(卫星镇)商业中心。引进7-11、罗森等国际知名便利店品牌,推进个无人便利店、个社区生鲜便利店建设。(五)夜间经济培育行动打造“观南昌美景、品南昌美食、逛洪城商圈、赏豫章文化”夜间消费街区,重点推进东湖区福州路酒吧夜市街、夜东湖百花洲文旅夜市街区、西湖区潮阳里夜市、红谷滩区万达金街和经开区紫荆夜市5条市级高品位夜市街区建设。培育建设各类深59夜食堂家。全面提升已开街的20条夜市街区品质,不断优化周边服务设施。升级打造滕王阁夜游演艺项目,发展“夜宴、夜游、夜购、夜演、夜读、夜宿、夜练”新业态,建设高人气“网红”打卡地。(六)会展名城建设行动做大做强“产业+会展”项目,做大做强世界VR产业大会(VR/AR产品及应用展览会)、南昌飞行大会、中国通信电子产业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会展品牌,积极策划与全市产业发展重点相契合的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展览活动。全力申办带动性较强的全国性品牌展会,积极推动世界中医药大会落户南昌。加快“互联网+会展”发展,优化会展流程、强化会展体验。(七)南昌消费品牌创建行动引进国际品牌,鼓励本地服务业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鼓励老字号企业传承创新发展,支持老字号与文化创意等时尚元素结合,开发特色服务,打响万寿宫、绳金塔等一批老字号品牌。鼓励行业协会、权威机构发布重点商业品牌、优质服务商店等各类榜单,建立重点行业领域“优质服务企业名录库”。引导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定,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第十七章全力拓展有效投资空间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的精准性和效率,进一步激发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拓展有效投资空间。第一节优化有效投资结构发挥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关键作用,突出战略性投资,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布局和政策导向,大力推进重大科创平台、综合交通、信息网络、地下综合管廊、开放平台建设、新型城镇化60等方面的重大基础投资。突出产业类投资,扩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平台投资,加大对龙头企业、总部经济、补链强链式企业等的招引和培育力度,推进全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突出民生类投资,加大对完善城市功能、建设美丽乡村、改善社会民生等兜底线、促公平的保障性领域投入。第二节提高投资规模效益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生命线的意识,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按照“在谈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运行”的要求,坚定不移抓好重大项目。坚持问题导向,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能快则快”的原则,切实解决项目推进难题,营造良好环境。有效完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决策推进、协调调度、督查考核机制,常态长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围绕产业、创新、开放、交通、强基、信息化、城镇化、城市功能、生态、文化、民生、改革等十二大领域,加快项目谋划,建立重大项目库,有计划、分步骤实施,有效推动规划落实落地。推动项目实施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61第三节建立健全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推动政府投资由财政拨款向财政投资转型,完善投资决策、管理与监督机制。推进国有控股平台整合,提升资本市场化运作水平,力争打造资产规模超五千亿的“巨无霸”投资平台。加快建立企业投资市场主导、融资渠道丰富畅通、政府服务灵活高效、监管适度科学的新型企业投资管理体制。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更多民间资本投资公共服务、经营性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第十八章加快畅通经济循环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供给质量,集聚高端要素,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推动形成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的经济循环格局,加快打造国家现代流通体系重要枢纽。第一节推进南昌产品行销天下深入开展质量强市、品牌兴市行动,实施产品质量提升工程,构建工业设计、用材、流程管控、组装集成全过程服务体系,加快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区域品牌塑造工程,维护品牌62权益,打响“南昌制造”“南昌服务”“南昌消费”品牌。实施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公开、质量黑名单和缺陷产品主动召回制度,引导支持企业推进产品、技术、品牌、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内需供给能力和质量。积极开展标准创建,建立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主体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的标准体系,建设一批区域性行业性标准中心和检测中心。加大“品字标”培育和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南昌货全国行”营销网络,开发“好产品·南昌造”系列品牌,举办南昌好产品网上团购节等系列活动。第二节加快集聚高端要素聚焦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和配置功能,着力优环境、促联动、提能级,努力打造中部地区高端资源要素配置功能高地。推进高端人才要素集聚,加快从依靠中低端人才为主向中高端人才为主转变。推进先进产业要素集聚,加快从低端产品为主向中高端产业为主转变,提升产业创新力竞争力。推进优势资源要素集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推进资本要素集聚,加快从主要依靠间接融资向更多依靠直接融资转变,加快上市从国内市场融资向国外市场融资转变,以金融体系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升级。推进市场组织方式转型,加快从有形市场为主向线上线下市场为主转变,支持企业利用线上展会、电商平台等渠道开展线上推介、在线洽谈和线上签约等。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战略性整合,精准打通供应链堵点、断点,防范风险点,稳定海外高端核心零部件供应,拓展国内替代品供应,维护产业安全。第三节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大力发展水陆空“无缝对接”多式联运模式,加快完善现代集疏运体系。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体系中的推广应用,着力提升物流配送体系现代化,着力提高流通效率。统筹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提升南昌水港、陆港、空港和信息港枢纽能级,推进优化研发管理、业态创新、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市场营销等环节,打造内外兼修的物流枢纽体系。加快培育现代流通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支持关系居民日常生活的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健康发展。第六篇加快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突破口,整体协同推进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以改革红利打造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第十九章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第一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创新行动计划。鼓励引导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搭建产业孵化平台和上市服务平台,加快政府投资平台整合,市级保留3家,每个县区保留1-2家。支持江铃集团等企业打造国际国内一流企业。加快国有企业战略重组,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分层65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注重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完善相统一。构建资本运作全链条,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不断优化国资监管职能,推动形成以管资本为主、以管事中事后为主和以授权监管为主的国资监管体系。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第二节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破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对待,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救助纾困机制,设立民营企业稳定经营基金。支持企业市场发债,拓宽融资渠道,切实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降低企业生产经营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支持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施“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培养计划。优化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治环境和政策体系。完善民营企业诉求反映和权益维护机制,健全执法司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第三节推进新型市场主体健康有序发展加大对各类新型市场主体的政策引导、支持和保障力度。放66宽新型市场主体名称登记条件、住所(经营场所)和登记(备案)条件。加强新型市场主体发展平台建设,构建新型市场主体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落实和完善包容审慎监管要求,探索适应新业态特点、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监管办法。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构建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第二十章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依法保障市场公平竞争,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第一节依法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全面实施市场准入“全国一张单”管理模式,建立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相适应的审批体制。全面落实“非禁即入”,探索试点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健全投诉举报和处理回应机制。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以服务业为重点试点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全面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措施,落实增量政策公平竞争审查流程。建立健全第三方审和评估机制。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严厉打击恶意中标、围标串标等公共资源交易违法行为。67第二节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打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壁垒,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深化土地、劳动力、技术、数据等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培育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农村集体产权确权、财产征收征用等制度,建立健全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体系。完善产权纠纷多元化化解机制。健全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专栏13:重点领域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向(一)土地要素按照国家和省部署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建立公平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推动土地复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探索土地收储前期开发一体化模式。深入推进“节地增效”行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与存量土地处置规模挂钩。在老城区开展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试点,探索多个企业主体以资产证券化形式,形成同一主体对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已收储未开发用地再利用等市场机制。(二)劳动力要素推进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渠道。探索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优秀人才与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双向流动。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实施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三)技术要素探索试点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建立对科研人员创新研发和转化成果的长期激励机制。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科技企业联合高校院所、68科研机构合作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开发产业共性与关键技术。(四)数据要素推动各级政务服务部门相关数据的归集和共享,加快公共数据向社会开放。推动数字技术在生产制造、生活娱乐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支持构建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等领域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场景,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体系。第三节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对不履行政府承诺和合同协议的政府部门及有关负责人建立政务失信记录。成立市信用中心,推动信用信息平台、行业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完善信用信息采集统筹机制。健全信用“红黑榜”及信用联合奖惩机制。积极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实施“信易+”工程,推广信易贷、信易租、信易游、信易行、信易批等信用创新产品和服务。实施信用分级分类,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健全信用修复机制。推进信用立法。加快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打造“信用南昌”城市品牌。第二十一章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五型”政府建设走深走实,不断优化“四最”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我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69第一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对标对表国际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推动营商环境建设步入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轨道。全面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探索构建数据集中、高效协同、权责匹配的审批模式,打造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六多合一”升级版。大力推进重大重点项目“大承诺、大容缺、大模拟”超简审批改革,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承诺制,完善项目代办服务机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建设移动办事之城,拓展提升“赣服通”南昌分厅服务功能,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认真落实“一次不跑”和“只跑一次”政府服务举措。实行重大决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到年,力争我市进入区域性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行列。第二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对公共资源的统筹,提升财政保障能力。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建设,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优化市县两级政府事权和财权划分,形成稳定的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大力推动零基预算改革,力争3年左右实现零基预算改革全覆盖。深化土地收益分成体制改革,调整市县(区)土地收益分成体制。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地方税改革,优化税收征管体系。第三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积极发展股权质押融资、债转股等金融业务。综合运用专项债、企业债、资产证券化、PPP7、基础设施REITs87PPP:即公私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公共基础设施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股权转让、公开上市等方式,盘活优质资产,形成良性融资循环。全面对接“映山红”行动计划,培育一批上市企业。支持已上市企业实施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各类债券。全力推进产业资本运营体系改革,市县两级合力打造资产总规模达四千亿元的产业投资运营体系,做大做强工业控股等市级产投平台,打造资本市场“南昌板块”。合理整合政府性融资担保资源,构建市县两级联动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8基础设施REITs:即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RealEstateInvestmentTrusts)是以发行权益投资证券的方式募集资金,并将资金专门投资于不动产领域,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产业投资模式。第七篇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以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和争创江西自贸区为契机,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聚能聚力构建大开放格局,全面提升开放发展质量和水平。第二十二章着力优化开放格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推进产业对接、项目对接、平台建设、通道对接,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区域联动、全方位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第一节全面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努力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推动大南昌都市圈打造对接长江经济带的先行区。抢抓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机遇,主动承接高端要素转移。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建立与东部沿海城市的对口合作机制,重点强化在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培育、数字经济转型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和联动发展。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在科技创新、平72台建设、产业发展、通道建设、市场体系、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合作。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加强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方面合作。主动对接海西经济区,加强与台湾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领域合作。深化与长江中游城市在交通网络、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科教文化等领域合作,携手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上升为国家区域战略。专栏14: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方向与举措(一)长江经济带探索建立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新机制、绿色发展新模式,引导和带动各行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强化经贸合作,着力在交通网络、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科教文化等领域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共建共享,推进工商登记、食品药品检验、消防安全、环保标准等领域互通互认,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通和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交流融合。(二)京津冀协同以服务京津冀地区现代装备制造、商贸物流及高端服务业为重点,实施高端要素承接工程。以京企央企外迁和非首都功能疏解为突破点,力争引进一批央企强企来昌设立区域性总部或生产基地。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领域合作,引进京津冀地区知名高校院所来我市设立分校或建立新型研发机构。(三)长三角一体化充分发挥沪昆高铁通道功能,深化与沪昆沿线中心城市合作。不断吸引上海、浙江、江苏等沿海沿江地区产业转移,加速特色产业产能向沪昆沿线区域集聚。创新跨区域人才交流和培养机制,推动与长三角地区人才双向交流挂职。主动接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发,谋划设立面向国际前沿的科研和人才飞地,用好国际创新要素资源,主动引导产业项目回流。深化与浙江在数字经济转型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四)粤港澳大湾区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建设,改善交通设施,优化同粤港澳地区通道对接。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设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共享体系。瞄准大湾区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在南昌积极布局产业承接基地和配套体系建设。推动建设“飞地”产业园,打造一批大湾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香港上市融资,吸引更多港澳金融机构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投资参股。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大型连锁企业和批发市场在我市建立农产品直采基地、加工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深化教育、文化、就业、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73第二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持续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全方位植入国际化社区、国际学校、医院等国际化要素,营造一流国际化环境,打造国际高端人才创新创业集聚地。积极承办世界VR大会、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世界中医药大会、南昌国际汽车博览会、南昌飞行大会等展会,打造国际中高端会展和会议承办地。巩固我市与中国贸促会、海外商协会、国际贸易组织、外国驻中国使领馆的双边交流合作机制,促进双方经贸往来和互利合作。深化国际友好城市合作,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联系,促进国际人文交流。深化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拓宽国际融资渠道,积极参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投行贷款项目工程投标。着力引入一批国际品牌体育赛事和演艺活动,增强对国际游客吸引力。第三节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建设,全面推进丝绸之路通道建设,务实推进与沿线国家、地区友好往来。着力构建面向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的开放体系,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形成开放共赢、内外联动的产业链全球布局。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消费需求,推动农业、制造业、74建筑业、服务业、矿业“五大行业”走出去。支持实施一批机电、纺织、医疗器械等产业投资项目,建立境外生产加工基地。加大煤炭、金属矿产等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合作,推动技术标准走出去,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发展具有“一带一路”特色的贸易新业态,促进与沿线国家贸易畅通。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欧CAI),优化资源型产品和农产品的进口链条,以东南亚、日韩、欧洲等为重点,推动高端资源“引进来”。第二十三章高水平发展开放型经济坚持对标先进、改革创新,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第一节建立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全方位对接自贸区制度,实行“两类通关、两区优化”、认证企业进口免担保验收、货物贸易“一保多用”等制度创新。全面落实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开外资市场准入限制,建立健全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与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相适应的监管体75系。加快建设自由便利高效的对外开放制度和政策体系。完善外商投资政策,引导外资更多投向电子信息、航空、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以及工程咨询、现代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等领域。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规划建设进口商品交易中心,打造一批“国际采购-进口-经销代理”一体化平台。力争到年,对外贸易总额达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53亿美元。第二节推进更高水平开放招商抓住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机遇,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并重,深入实施“三请三回”“三企入赣”行动,聚焦重点地区、主导产业、头部企业,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精准招商、专业招商,积极探索“互联网+”招商新模式,着力打造中部地区投资高地。探索建立跨区域招商合作,用好中国进口博览会、东盟博览会等平台,全面深化招商合作。坚持实施招大引强,力争每年引进落户一批50亿元、百亿元重大产业投资项目。树立全要素招商引资理念,促进引资引技引智融合发展。充分挖掘海外侨资侨智资源,加强驻外招商机构建设,促进海外赣商回归。通过社会化招聘、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薪酬等方式,选聘一批熟悉招商业务、具有成功招商经验的专员和中介机构,进一步优化招商队伍结构,提升专业化招商水平。76第三节推动外贸做优做强扩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及高效益产品出口,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要资源、生产性服务、生活消费品等进口,争创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发挥青山湖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纺织服装)作用,积极推动医疗器械和机电申报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加快推进出口产业基地建设,开展外贸主体培育升级行动,加快培育生产型出口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推动出口型企业向进出口并重转型。做大做强外贸龙头企业,建立完善重点出口企业联系制度。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升级,积极发展数字贸易,探索数字贸易集聚区建设。用足用好国家进口贴息政策,鼓励和帮助企业进口更多的高精尖产品,加快内、外贸融合。依托省电子口岸建设高水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通、、进出口和保税出口业务模式,加快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加大信用保险对外贸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出口的平稳增长。第四节有序引导企业走出去9、、:均为海关监管代码,分别指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跨境电商B2B出口海外仓。:海关监管代码,指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77健全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提高有关国别投资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咨询服务水平。探索开展“走进非洲”“走进东南亚”“走进中东”等活动,寻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机会。发挥重点企业龙头作用,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将产能、装备、技术、管理、标准和资本打包整合,加强与央企、知名跨国公司合作,实现“抱团出海”和“借船出海”。加快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模式,鼓励以并购重组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发展工程总承包、投建营一体化等新型“走出去”模式。鼓励重点企业赴境内外参会参展。健全跨国经营风险预警防控和处置机制,提高境外投资安全保障和应对风险能力。第二十四章构建高能级开放支撑体系着力打通开放大通道,搭建开放大平台,加快构建高能级开放支撑体系,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效益。第一节着力畅通开放大通道构建国内国际航空物流大通道,加快推进昌北机场三期建设,吸引更多国内航空公司新开通南昌始发航班,鼓励更多国际航空公司增加至南昌的中远程航班,争取新培育1家以上本土货运基地航空公司。推进空铁协同,加快昌北机场与乐化铁路物流园一体建设,加强与长三角航空货运需求对接,打造长三角新航空-货78运集散地。畅通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加强与中欧班列沿线城市合作,推进南昌中欧班列常态化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班列运输效率。深化与沿海主要港口紧密合作,强化南昌港与九江港合作,加密南昌至深圳、厦门、福州、宁波等地的铁海联运班列。大力发展铁海联运、江海联运等国际多式联运,逐步实现“进境与沿海同价到港,出境与沿海同价起运,通关与沿海同等效率”目标。第二节构建高能级开放大平台优化开放平台布局,着力构建东西南北“四方”连通,水铁公空“四式”联运,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汇聚的口岸布局。全力建设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南昌国际智慧空港,打造“南北呼应”的开放发展门户。加快推进中国(南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专业化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建设数字化综合保税区。积极参与创建江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争创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力争在昌设立国家级对外合作平台。加强航空口岸建设,巩固扩展国际客货运航班航线,推进国际国内全货机开行,推动昌北机场建成千万级枢纽机场。完善航空口岸各项功能,全面建成并规模化运营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水果三个指定监管场地,积极申报药品、肉类等指定监管场地。完善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国际邮件互换局功能,扩大业务规模。79专栏15:“两区两港”建设工程(一)南昌综合保税区以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和销售服务“五大中心”,加快综合保税区创新升级,努力把南昌综合保税区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引领区、自贸试验区核心区和制度型开放示范区。(二)中国(南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推动建设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数字园区和跨境海外仓。以跨境电商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和大载体为基础,汇集跨境电商贸易链、物流链和服务链上下游企业,优化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重点推动跨境电商生态基地建设,力争到年,入驻跨境电商企业突破家,国内头部跨境电商知名企业突破5家,跨境电商出口交易额达到30亿元。(三)南昌国际智慧空港统筹空港陆港水港建设,加快将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引入机场,构建以昌北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密国内航线,增开国际航线,提升南昌与全球的通达性,逐步形成南昌与国内主要城市、东亚、东南亚“3—4小时航空交通圈”,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航空交通圈”。依托昌北机场“一货站三中心”,大力发展货运包机、定班航线,推进货代、跨境物流、金融服务等配套产业,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力争到年,国内航线通航城市突破80个,国际及地区通航城市突破30个,昌北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建成面向国际的区域性智慧空港。(四)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推动“三大板块、十六大功能分区”(现代物流业集聚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铁路口岸、铁路物流基地、商品车物流区、综合保税区、口岸物流区、冷链物流区、电商物流区、快递城配区、公路货运区、商贸仓配区、战略预留区、科技创新总部基地、国际贸易展销之廊、健康休闲乐活水岸、高品质人才居住生活圈、临港制造业园区)建设,打造集铁路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及配送、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集成服务、信息综合服务、商贸物流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物流枢纽。80第八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第二十五章着力提升农业质量与效益坚持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导向,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第一节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蔬菜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服务水平,确保粮油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2亿斤以上。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0%以上。积极推进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主要“菜篮子”产品生产,建设一批集约化、设施化“菜篮子”基地,建设一批规模化特色水果生产基地,力争全市常年重要蔬菜自给能力达到70%以上。81推广稻油轮作模式,提升油料产业发展水平。第二节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确优势产业和主攻方向,实现十大农业主导产业11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积极扩大紧缺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特种畜禽和水产养殖。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提升农业良种化水平。实施土地整理与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物流,大力推进区域性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培育建设长江中下游水稻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强化以品牌为纽带的资产重组和要素整合,开展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新三品”创建工作,积极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动农业生产规范化,加快建设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强化生产过程追溯。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继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绿色高效机械装备和技术推广使用,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到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80%以上,全市农业信息化水平达到80%以上。11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优质稻米、蔬菜、水果、茶业、中药材、畜牧、水产、油茶、花卉苗木、森林药材。专栏16: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重大工程(一)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工程支持种子企业建立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开展自育品种试验,力争培育5-10家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骨干种业企业。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开展土地整理、农田灌排渠系、机耕道路和耕地质量提升等田间工程建设,到年,完成省下达我市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继续推动农业机械化升级,构建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二)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工程畜禽养殖,重点打造南昌县水禽、进贤县肉鸽和安义县瓦灰鸡等特种畜禽产业集群。水产养殖,重点发展虾蟹、黄颡鱼、黄鳝和加州鲈四大特色产业集群。种植业,培育壮大果业和蔬菜产业集群。(三)农业品牌提升工程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行动,进一步唱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以南昌绿谷和南昌硒谷为重点,培育一批有市场影响力、具有南昌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创新品牌传播,拓宽营销渠道,打造个性化营销平台,增强消费者对南昌农产品品牌的信心和认可度。加强品牌管理,通过创新经营理念、优化包装设计、丰富文化内涵、提高产品档次,推进大宗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品牌化。(四)农业标准化建设工程按照“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新“三品一标”要求打造特色产业,力争到年,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播种面积力争达到80万亩,总产量达到万吨;水果种植总面积力争达到25万亩,总产量达到23万吨;重点扶持建设一批示范带动强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力争到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五)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工程深入推进化肥农药负增长行动,大力推行“以种定养、以养协种”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大力发展畜禽清洁养殖技术,回收利用农田废弃物。加快绿色农产品原料产地和产品认证,到年,新增一批原料标准化基地,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个。第三节培育提升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行动,着力打造一批产业链完整、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84营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现代职业农民和农业经营领军人才。第四节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农村发展新动能。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突破75%。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建设一批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的生产基地,构建一批优势产业链,打造农业领域过百亿超千亿产业集群。实施“农业+”战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功能农业、生态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专栏17:农村三产融合重大项目(一)南昌“绿谷”以梅岭风景名胜区为“绿心”,东起昌九高速,西至昌铜高速,在南安公路-万赤公路为中轴沿线两侧布局。围绕溪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石鼻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罗亭-长埠现代农业休闲观光走廊,配套布局建设特色休闲农业示范点。(二)南昌“硒谷”以进贤钟陵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区,将富硒产业打造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着力建设富硒现代种养产业集群、军山湖富硒休闲游产业集群、人文富硒乡村游产业集群三大产业集群,形成生态富硒魅力板块。(三)南昌市田园综合体推进一批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实现“三产”融合、“三生”同步,重点支持基础建设类、产业发展类、服务创新类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全市26个市级田园综合体建设。(四)农科院恒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加快推进科研试验区、农业科技实训区、农业示范推广区、农旅科普区等建设,全面推进农耕文化、农业生产科普和农业元素等方面展示。第二十六章建设美丽宜居和谐乡村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打造彰显产业兴旺之美、自然生态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第一节统筹推进乡村规划根据村庄区位条件、发展趋势、资源禀赋等,区分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四种类型推进乡村建设。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高标准开展乡村规划设计,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村庄建设。推进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做大做强中心村。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重点强化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注重保留乡土味道,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第二节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农村“七改三网”12基12七改三网:七改即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沟、改塘、改环境;三网即电网、广电网络、互联网络。础设施建设,在重点区域和主要通道沿线,每年打造20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实现村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逐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就地资源化利用,加大统筹推进农村改水、改厕与改污力度,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建立稳定的“建管同步”长效管护资金筹措机制,组建农村“多员合一”管护队伍,完善市、县、乡三级考核奖惩机制,到年,实现集镇污水管网全覆盖,行政村和人口较多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专栏18: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重大工程(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继续巩固“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域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试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第三方评估,进一步完善“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模式。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每年选择10个左右乡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终端建设,逐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源头减量,补齐分类收集、密闭运输、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短板。加大宣传和奖惩力度,切实推动“门前三包”责任落实落细。(二)农村厕所粪污治理加强农村改厕技术培训、指导和质量监督,突出农村改厕问题整改和无害化厕所改造提升。大力推动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到年,%完成我市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任务,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水平居全省前列。(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继续探索推广适宜的污水处理模式,全面解决乡镇所在地、中心村、水源保护地、旅游村庄等重要区域生活污水问题。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已建设基础上,再统筹布点个左右村庄,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和管护机制,进一步明确管护内容、管护标准,落实管护人员、管护经费,实现全生命、全周期管理。(四)农村生态环境提升沿高铁和铁路、国省道、城市外环、重要水系、重要景区周边建设一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试点线路、县区、乡镇、村庄、庭院。积极支持新建区申报全省美丽宜居试点县,加快推进南昌县、进贤县由美丽宜居试点县向美丽宜居示范县转变,分层次有序推进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87每年选择一批人口规模较大、交通条件和空间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村、精美示范村,按照“八通八有两集中”要求,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改造。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体系,拓展配送等物流服务功能,到年,所有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基本实现物流配送网点全覆盖。因地制宜采用集中供水、区域连片供水、简易设施独立供水等方式,保障农村供水清洁和安全。强化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燃气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5G网络城乡深度覆盖。第三节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学历教育提升等行动,进一步落实优秀基层干部身份转换及晋升机制,提升基层组织队伍能力素质。发挥村民理事会、参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议事平台作用,创新村民协商议事形式,完善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乡村自治能力。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实施乡贤返乡工程,推出一批具有南昌特色的优秀乡贤、家风家训家规故事,引导乡贤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多方参与治理机制,强化公益服务、互助性社会组织作用,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展。第四节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县乡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机制,统筹规划重要市政公用设施向城市郊区、农村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延伸,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供水、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城乡基础设施、环境服务等项目整体打包,统一建设运营。构建劳动力和人才城乡双向流动渠道,实施城市人才入乡计划,支持乡村运用双向兼职、技术入股等形式柔性引才用才。推动城市工商资本入乡,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乡村基本公共服务队伍补充机制,促进教育、医疗、公共文化资源县域均衡配置。推行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创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加快改造农村敬老院、农村颐养之家,推广日间照料、互助养老等农村居家养老,显著提高农村养老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农村公益事业。积极争创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第二十七章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充分发挥改革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激活农村资源要素,破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机制障碍,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88第一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巩固和完善农村承包地确权成果,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培育适应小农户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第二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城乡分配格局,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允许农村集体依法收回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按照规划用途直接入市。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因地制宜适当扩大农业设施用地比例,明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施分类管理。89第三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完善“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明晰集体资产所有权,建立稳定可持续的村集体经济增收机制。持续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加快制定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资格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用地保障等政策。加强农村集体产权收益使用、分配、监管,维护农民权益。进一步理顺农村集体“三资”服务和监管工作体系,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二十八章统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脱贫摘帽乡村全面振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逐步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第一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减”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大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力度,防范返贫致贫风险。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经营性资产不流失或被侵占。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拓展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创新流通方式,做实做细消费扶贫。第二节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加强政府和社会帮扶,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村低收入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以现有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机制。规范公益岗位管理,促进弱劳动力、半劳动力等家庭就近就地就业。对农村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第九篇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坚持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农业空间绿色高产、城镇空间集约高效的发展导向,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协同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令人向往的中国智造新城、山水名城。第二十九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科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完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推动市域国土空间资源优化利用。第一节严格落实空间管控要求科学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优先将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以及生态极脆弱的水土流失等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在已有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基础上,将布局集中、用途稳定、具有良好水利设施的高产、稳产、优质耕地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耕地数量、92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按照城镇开发建设管控导向,科学划定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弹性发展区和特别用途区。边界内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管控方式,边界外原则上不得进行城镇集中建设。第二节完善现代城镇体系坚持市域一体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和城乡融合,构建中心城市、县级城区、乡镇、农村协调发展、功能互补的城镇村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凝聚力,协同共建现代化大都市。更好发挥中心城市极核作用,加快人口集聚,增强都市区的科研、产业、医疗、教育、商务等功能。促进南昌、进贤、安义等县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强化与中心城市聚合相向发展。培育发展重点镇与一般镇,推进镇村片区组团发展,合理安排服务功能,促进镇村人口和经济集聚发展。第三节打造风景如画魅力空间发掘城市魅力空间。挖掘滕王阁、万寿宫、百花洲、进贤仓和绳金塔府城文化空间、八一起义纪念馆红色文化空间主题和洪都、江纺、南钢工业文化,建设赣江两岸城市历史文化类魅力空间。以红谷滩金融商务区、凤凰洲文化中心、红角洲行政中心和空港、望城、瑶湖、莲塘四个片区为核心,打造都市风采类魅力空间。依托内四湖、瑶湖、艾溪湖、青山湖、象湖等河湖湿地,构筑山清水秀生态湖泊类魅力空间。拓展郊野魅力空间。依托南昌“东水、西山、南泽、北洲”地域特色与各自历史文化特征,打造乡愁与农耕文明相结合的“渔樵耕读”四大主题片区,在中心城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近郊地区设置4片特色魅力地区,加快建设“梅岭-西山”城市中央公园,将南昌特有的山水和文化保护地区嵌入到城市核心地区。延伸远郊魅力空间,通过农业和生态资源的挖掘利用打造六片远郊魅力空间。专栏19:郊野魅力空间发展导向(一)近郊片区东郊。串联文化景区资源,整合提升特色村庄,构建村塘相依的文化水乡。西郊。建设郊野公园,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构建山地林海的生态景观区。南郊。建设湿地公园,提升坑塘景观,构建渔火坑塘的特色景观区。北郊。改善候鸟栖息环境,控制扬子洲生态开发,构建圩洲农耕的现代农业区。(二)远郊片区潦河绿谷魅力地区。由安义千年古村落和周边特色农业资源等组成,重点保护古村落群,塑造特色谷地和农田景观。海昏遗址魅力地区。以海昏侯国遗址为主体,由汪山土库、象山森林公园、溪霞怪石岭生态公园等组成,重点活化利用遗址资源,建设世界级大遗址公园。鄱阳湖滨魅力地区。由鲤鱼洲五星白鹤小镇、三里乡高铁军山湖小镇等组成,重点稳步提升湖滨景观,营造人鸟共生的生态环境。抚河古镇魅力地区。由三江镇、温圳镇、架桥镇、文港镇、李渡镇等古镇名村组成,重点挖掘古镇内涵,建设特色商业街区。锦江林岗魅力地区。由西山万寿宫、流湖温泉等组成,重点发展文化休闲与特色农业。市汊古埠魅力地区。以市汊古埠为龙头,由吴氏家庙、教授村等组成,重点保护提升市汊古街,重塑水运昌盛古韵。第四节推进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构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实现城市“地上地下一张蓝图”,统筹形成地下轨道交通设施为基础、人防设施和停车设施为主体,地下市政、商业为补充的地下空间系统,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安全韧性程度。结合人防工程,注重地下空间竖向分层和横向连通,加强地下空间与轨道交通站点衔接,积极推广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开发(TOD)模式,推动轨道沿线主要站点立体开发。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设施建设,编制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提升地下管线安全水平和承载力。近期充分开发利用浅层、次浅层空间,远期逐步探索次深层、深层空间的利用。到年,中心城区人均地下空间建设面积争取达到8。第三十章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开展城市赋能升级行动,以绣花功夫强化老城振兴,以恢弘手笔加大新城建设,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高标准建成现代化城市。95第一节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深入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行动,积极实施城市更新工程,建设公园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把公共安全建设纳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根据城市空间、人口、产业布局,完善公共资源要素配置,加快“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构建宜居、宜业的“15分钟”社区服务圈。优化城市生态网络,打出水系连通、城市绿道建设、公园系统提升组合拳,推动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彰显“山水城相依、城景文交融”山水名城特色。全面推行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保护和延续历史文脉。盘活存量城镇低效产业用地,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回收机制。以历史传承、工业遗产为特色促进文化再兴,重塑历史与现代交融对话的新空间。到年,累计完成1个老旧小区改造,在中心城区实现社区邻里中心服务功能全覆盖。专栏20: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重点建设内容(一)公园城市建设行动完善郊野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以及邮票绿地四级城乡体系建设,重点打造梅岭近城区森林公园、富山湿地郊野公园,完善主要城市公园的整体布局,以重点城市公园为核心,带动城市公共绿地系统整体优化提升,增加社区公园和邮票绿地数量,到年,公园绿地和开敞空间5分钟覆盖率从56%提高到60%。(二)海绵城市建设行动围绕解决城市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等城市生态问题,以防涝、净水为重点,积极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推进雨水利用、中水回用、分质供水,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统筹城市给排水、道路、园林96绿地、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三)韧性城市提升行动实施设施韧性提升工程,完善各类防灾减灾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交通物流、水电供应、通讯保障、网络安全、垃圾处理、医疗设备、生态屏障、环境修复等重点设施功能。实施经济社会韧性提升工程,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供应链产业链弹性和财政资金支撑能力建设。实施治理韧性提升工程,构建灵活高效城市治理框架。第二节促进城区繁荣协同发展发挥各区比较优势,强化特色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实施老城区振兴计划,促进城区全面繁荣。东湖区以城区品质改善、文化特色保护和商服配套设施完善为重点,加强四湖、佑民寺、滕王阁等历史文化资源周边整体环境的保护与重塑,提升赣江沿线滨江景观,打造现代时尚消费、数字生活体验的老城复兴典范区。西湖区以完善居住、商业服务、公共服务配套和活化历史文化为重点,加快推动旧城中心片区、洪城商圈片区、朝阳商贸组团和文化功能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宜居、文化、生态的现代都市生活引领区。青云谱区以老工业文化、洪都中心公园、生态长廊为优势,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为重点,加快推动城南副中心、洪都老厂区、江铃老厂区等城市功能片区建设,着力打造老工业区转型升级、城市有机更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样板区。青山湖区以改善城区功能品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修复为重点,保障建设用地储备,加快推动青山湖文化休闲区、城东片区中心和昌东工业组团等城市功能片区建设,着力打造现代产城融合新城。新建区包括新建片和湾里片。新建片提质老城区风貌,高标准建设新城区,全面推进工业强区、商贸旺区、农业特区、文旅大区、数字新区、生态立区等“六区同创”,加快打造现代产业新城和实力繁荣和谐新区。湾里片重点发挥好山水、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文旅创意康养融合,建设全国知名、世界有影响的城市中央公园和绿色发展标杆。红谷滩区重点提升城市综合服务中心能级,提供国际水准的公共服务,打造引领全省、领军中部的金融产业和总部经济集聚区,建成南昌现代化都市典范、大都市滨水会客厅、中部一流的中央商务区和未来城市样板区。

第三节推进新城功能板块集约高效开发发挥新城优化空间、集聚人口、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作用,以“五大新城”建设为重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城市开发与功能提升相结合的新版块,坚持集约高效开发原则,注重培育城市个性和特色风貌,着力打造高品质宜居生活环境,科学布局城市教育、医疗、商业、娱乐文化、体育休闲等设施,增强提升区域辐射、综合服务功能,打造一批代表南昌未来实力和水平的现代化新城。规划建设发展扬子洲,打造彰显生态特色、科技元素、人文精神的现代化魅力“未来城”。

专栏22:新城重点发展导向

第四节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高标准引领,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彰特色,实施智能管理、市政设施管护、市容环卫等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推行城市管理“管监养”改革,把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城市角落,有效解决城市拥堵、停车难、违章建筑等问题,到年,全面建成温情城市、智管城市,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舒心。专栏23: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一)智能管理建立我市智慧城管平台,整合共享市、县区两级城市管理数据资源,建成涵盖市政、环卫、执法、燃气、园林绿化、排水、污水等城市管理领域的“一个中心+十大子系统”平台;健全城市管理监管监测体系,形成全市城市管理监管监测一张网。加强智慧停车设施建设,建立智能停车诱导APP,推进智慧停车。积极探索“定时定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智能分类模式,加大智能化机械设备在市政设施维护、环卫作业、园林养护、建筑渣土运输管理等方面的运用。(二)市政设施管护大力开展市政设施专项整治,确保市政设施完好率95%以上;实施城市路灯照明“暗改亮”项目,对背街小巷及开放式社区进行补亮增亮,淘汰高耗能的高压钠灯,更换使用时间较长、照度不足的LED灯。(三)市容环卫全面解决主次干道、临街店面、街巷社区、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存在的环境卫生问题。深化“马路本色”行动,进一步固化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人行道冲洗、快速流动保洁”作业机制,全面推行“以克论净”考核机制,力争解决开放式老旧小区环卫保洁问题。持续提升环卫保洁机械化清扫率到%。推动市容环卫保洁由平面向立面延伸,建立健全沿街建(构)筑物立面和树木定期清洗机制。(四)提升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持续开展老旧社区、背街小巷改造和停车场设施建设等;继续深化农贸市场、交通场站、城市出入口、城市空中管线、户外广告、施工围档、餐饮油烟等专项治理。提升市域内公路、铁路等通道沿线综合环境品质,打造整洁美观、富有地域特色的通道沿线风光带。持续巩固地方和铁路“双段长”制、路域环境整治成效基础上,加强城市一环、二环、国省干线公路穿城镇(村)沿线整治。(五)提升城市综合执法能力建立联合执法机制,落实执法重心下移,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优化执法办案机制,规范执法标准、流程和统筹监管。加大街面秩序管理,规范开展市政、园林、环卫、环保、城市水务、违法建设、燃气等行业领域的行政执法。到年,全面完成队伍规范化建设,公众满意度达95%以上。(六)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改革监管和养护模式,统筹设置监管机构,实行市级行业监管和区级属地化管理,构建规划、管理、监测、养护、执法“五位一体”城市治理运行体制。第三十一章推动综合交通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都市圈内1小时、全省设区市2小时、全国主要城市3-5小时的快速综合交通网络,全力打造国际性综合运输枢纽城市,引领和支撑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第一节强化外联综合运输通道加快推进以南昌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和“五射”城际铁路网建设,加强与国家干线衔接,更优连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长三角等国家重大战略空间,更好联动省内沿线城市组团发展。推进高速公路路网建设,加快形成“一环十一射”13高速公路网。推进赣新大道、昌高大道、昌抚大道等重要交通项目,13一环十一射:一环即由西二环高速、北外环高速、沪昆高速、东外环绕城高速(福银高速)组成的环线;十一射即昌九高速、昌铜高速、昌栗高速、昌樟高速、昌宁高速、福银高速、沪昆高速、德昌高速、南昌至南丰高速、南昌至阳新高速(南昌至武汉第二高速)、南昌至都昌高速。构建“一环十三射”14的城际干线公路网布局。推进昌北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密航线网络,新增国际国内航线,完善集疏运系统,构建“5横7纵”15路网疏解系统,引入昌九客专共建空铁综合枢纽,打造区域枢纽机场、江西省对外开放核心门户。推进赣江高等级航道网建设,优化航道港口联动体系,加快建设南昌港亿吨大港,打造国家内河主枢纽港,构建“一港十区两核心”16港区布局,形成干支畅通、江海直达的内河水运体系。建设南昌东综合客运枢纽。第二节优化内畅交通网络布局构建高效城市道路网络,完善跨江通道体系,在推动建成“十纵十横”城市干线道路的基础上,以加强我市纵横路网的联系通道建设。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构建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多层次公共交通网。打造城市绿色慢行空间和高品质绿道系统,促进自行车、步行交通和公共交通无缝衔接。建设无缝换乘、多式联运的综合客货运枢纽,构建“快进快出”的集疏运体系。着力14一环十三射:一环即G、G、G、S组成的环线;十三射即昌九大道、赣新大道、G(九江方向)、G(安义方向)、G(高安方向)、昌高大道、丰厚公路、G(丰城方向)、昌抚大道、G(抚州方向)、G(抚州方向)、S、昌万公路。横7纵:5横即北外环(福银高速)、机场南侧规划道路、七里岗大街、儒乐湖大街及云翔大道;7纵即赣新大道、机场西侧规划道路、莘洲大道、创业大道、昌九快速、金山大道、金水大道。16一港十区两核心:一港即南昌港;十区即市汊港区、姚湾港区、厚田港区、城区港区(以外环高速为界)、南新港区、龙头岗港区、樵舍港区、北郊港区、昌东港区和进贤港区;两核心即市汊港区、龙头岗港区。打通交通拥堵瓶颈,基本消除断头路,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和交通安全治理。专栏24:交通运输重大工程(一)铁路高速铁路:昌景黄铁路、昌九客专、昌厦(福)高速铁路南昌段、常岳昌高速铁路南昌段。大南昌都市圈轨道:推动南昌-安义、南昌-高安、南昌-丰城、南昌-抚州轨道交通作为市域郊线建设工程统一纳入前期研究。地铁:地铁1号线东延和北延工程、地铁2号线东延工程、地铁4号线延伸工程。积极谋划九望新城、空港新城、VR科创城、湾里、长、象湖新城等区域轨道交通服务。(二)公路高速公路:南昌绕城西二环高速公路工程、南昌市西外环高速公路英雄互通连接线工程、东外环高速与九洲大道互通连接线工程、南昌-南丰高速公路工程、北外环高速公路北移工程、南昌至阳新高速公路工程、老沪昆高速扩容改造工程。城际公路:瑶湖云巴、赣新大道工程、昌高大道新建工程、昌抚大道新建工程、三清山大道南延对接丰厚一级公路工程、G连接线项目。城市道路:瑶湖隧道工程、高新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萍乡大街工程。三清山大道、九龙大道南延对接丰厚一级公路、海昏侯国周边旅游公路、南昌-吴城旅游公路。抚州大街、上饶大街、龙兴大街、宜春大街、梦山大道、石埠大道等。昌东大道南延至向塘、沿江快速路南延至市汊港(岗上)、天祥大道南延至向塘、前湖快速路延至安义。(三)国省道7条国道改线/改建工程(G西山至向塘绕城段、G安义绕城至靖安段、G安义绕城至奉新段、G向塘至麻丘绕城段、G麻丘至樵舍绕城段、G南昌县广福至万洲段、G国道改建工程)、14条省道改建工程(S乐化至饭下屯一级公路、S新建乔乐至西山段公路、S安义互通至石鼻镇公路、S进贤三阳集至长山晏公路、S进贤县钟陵至寨上段二级公路、S南昌县莲塘至余干黄金埠公路、S新建石岗至筱岭段二级公路、S南昌市新建区流湖温泉城至厚田象潭段公路、S进贤县方家至杨显段二级公路、S南昌市新建区流湖至石岗段二级公路、S进贤县张公至架桥段公路、S南昌县蒋巷至肖家闸段一级公路、S南昌袁渡至梁西公路、S南昌县幽兰马游村至江陂村段二级公路等改建工程)。(四)水运姚湾综合码头、航空城码头、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二期工程、南昌港官塘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厚田港区张胡作业码头工程、南新港区洲作业码头工程、樵舍港区上万坊张作业码头工程、樵舍港区油库码头(含油库)工程、昌东港区下尾万家作业码头工程和厚田港区、南新港区、樵舍港区、昌东港区、市汊港区(姚湾码头)疏港公路项目、昌江航道提升工程、新干枢纽-南昌Ⅱ级航道整治工程、南昌向塘国际陆港新城至姚湾、市汊港区疏港铁路专用线建设。(五)航空昌北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机场周边道路交通集疏运系统建设工程。实施瑶湖机场试飞保障项目,用好低空空域,有序推进直升机起降点建设。谋划新建安义县、进贤县通用机场,提升商务、救援、应急防控等能力。(六)枢纽南昌昌北机场综合客运枢纽、南昌东综合客运枢纽、公路客运枢纽综合开发与功能调整、城市公交枢纽场站规划、向塘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程、南昌北站综合开发工程、莲塘站综合开发工程。(七)交通服务城市候机楼建设、城际快捷列车建设工程、智慧公路建设工程、水上服务区。

图6:高速路网示意图

第三十二章加快建设现代能源水利设施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全方位提升能源清洁化水平,建设高标准防洪安全网、高水平水资源配置网和高效能智慧水利网,构建安全高效、智慧共享的现代能源水利体系。第一节加强能源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新昌电厂万吨煤炭吞吐储运项目。优化用电网架结构,重点完善千伏双回路环网,扩大千伏电网覆盖面。加快推进雅中至江西、南昌至武汉、南昌至长沙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协同推进特高压智慧电网建设。稳步开展城乡电网智能化改造,建立数字化建管养运系统,打造智能配电网示范区和电力物联网示范区。规模化部署智能充电设施,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扩大油气储备设施规模,加快建设天然气和油品储运管网。全面建成高压环城管网,提升南昌市高压管网的储气调峰能力。推动城市燃气管网与全省天然气管网全面衔接。加快LNG接收站等天然气接收设施建设,建设1万立方米LNG应急调峰和储气设施。优先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及分布式能源。以热电联产企业为供热热源,有序推动开发区集中供热。第二节大力发展绿色能源鼓励新建住宅、医院、学校、商场、办公楼和会展中心等建设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稳妥发展环鄱阳湖区分散式陆上风电,建设联圩、松湖、前坊等风电项目。鼓励发展生物质综合利用,探索生物质燃煤耦合热电联产,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快扩建泉岭和麦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到年,光伏、风电、生物质装机容量分别达到83万千瓦、45万千瓦、16万千瓦以上。创新探索氢能应用,加速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能源微电网、能源物联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等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建设。专栏25:能源重大工程(一)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大力推进雅中至江西南昌千伏特高压输电通道工程,建设南昌±千伏换流站-南昌东变千伏线路工程,线路全长km。积极启动建设南昌至武汉、南昌至长沙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二)输变电骨干网架构建工程结合南昌东千伏变电站接入,建设昌西南、南昌东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强南昌南部千伏电网互济支援能力、消除主变重过载现象。理清南昌老城片区千伏网架,优化千伏双回环网结构,严控安全运行风险。(三)清洁能源供给工程鼓励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建设水电储备项目、秸秆和沼气等大中型生物质集中供气发电项目、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重点推进南昌泉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完善电源结构,增强电网调峰能力。第三节健全城市水利设施加快实施赣江抚河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提升“四纵三横”区域水系综合功能。实施扬子洲等重点地段防洪提标工程、鄱阳湖蓄滞洪区和重点圩堤升级提质工程,推进涝区治理和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城市防洪等级提高到百年一遇标准。实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提升和水利工程运行维护项目,开展一批数字水库、数字堤塘、数字闸站建设试点。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空间地理等信息技术,基本建成“5+N”的智慧水利综合服务体系,构建“数字水利一张图”系统,推动水利公共数据全面整合与应用共享。第四节构筑供水保障体系突出重点水源、备用水源和农村供水保障,增强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建设,推进主城区重点水源工程、进贤县和安义县的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启动主城区第二水源可行性研究。实施应急备用水源保护工程,推动跨市域县域水厂和供水管网建设。启动建设1座中型水库(吊钟水库)和1座小型水库。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推进城镇水厂扩容、管网延伸和配套改造。实施灌区现代化改造和建设工程,开展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111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探索大南昌都市圈水源地联动建设机制,提高多水源互联互调能力,推进城区水源联通、联调,加强城区水库调度。探索开展建设项目占用水域补偿试点,逐步建立项目水域补偿制度。专栏26:水利重大工程(一)赣江抚河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赣江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抚河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水系连通工程,构建“四纵三横”骨干水系连通格局。其中:赣江尾闾整治工程主要包括新建赣江南昌水利枢纽,扬子洲头和焦矶头两个洲头生态修复工程;抚河尾闾综合整治工程包括新建塔城闸、温圳闸,开展46km的抚河干流疏浚整治,新建船闸等;水系连通工程包括新建及改造引水闸20座以及开展47.5km的河道疏浚整治等。(二)防洪排涝安全保障工程推动南昌、九江、抚州水务一体化建设工程;实施鄱阳湖蓄滞洪区和鄱阳湖区重点圩堤达标建设及除险加固整治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扬子洲地区路堤结合工程、乌沙河望城段综合整治工程、红旗联圩提标建设工程等防洪工程重点项目和朝阳2号电排站新建工程、乌沙河泵闸枢纽工程、岭口电排站工程、生米南防洪排涝水系整治工程等排涝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开展5个洪患村镇洪涝整治,4座小型水库形象达标,3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以及15个重点山洪沟治理。推进幸福水库等中小型水库提质升级。(三)供水安全保障工程推进实施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和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推动安义县吊钟水库、五皋垅水库建设。加快推进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重点推进进贤县、安义县、新建区等县区灌区建设。加强农村供水保障,推进我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四)智慧水利网络建设工程依托“云上江西”的体系框架,通过完善全市已有信息感知与通信网络,增强水利信息的自动化、智能化感知,构建南昌市级智慧水利管理系统,实现软硬件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形成全市各业务应用整合、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运维,提供全市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水工程、水监督、水行政核心业务的基本覆盖。第十篇引领大南昌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充分释放区域发展新动能,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加快做优做强大南昌都市圈,打造全国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支点的核心引擎。第三十三章构建大南昌都市圈融合发展新格局发挥南昌极核作用,携手赣江新区融合发展,促进圈内城市分工合作并紧密联动,强化发展协同、功能协同、机制协同,加快形成大南昌都市圈共荣共赢新格局。第一节联动赣江新区共同繁荣充分发挥省会中心资源集聚优势与赣江新区政策高地优势,加强与赣江新区空间优化、战略协同、功能耦合,强化在规划衔接、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方面政策统筹。强化与赣江新区直管区联动,持续推动城市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共享、城市功能互补、生态环境协同、城市风貌一体,实现各类要素流通“零障碍”。密切与赣江新区统筹区内永修、共青城等组团的通道和经济联系。支持高新区、经开区、小蓝经开区加强与赣江新区宝塔工业园、星火工业园、云山工业园、城南工业园、马口工业园对接,探索113设立产业飞地,支持安义县、新建区与赣江新区设立合作示范区,共享新区优惠政策。建立国家级试点示范联动实施机制,推动国家级试点示范成果在双方区域率先推广应用。专栏27:对接赣江新区合作重点领域(一)基础设施互通依托昌北国际机场、昌九客专、福银高速、南昌轨道交通等交通干线和枢纽场站,推动枢纽场站与商贸服务中心、物流园区、产业园区融合发展。做好南昌地铁一号线北延工程,加快推进南昌轨道交通向赣江新区尤其是直管区延伸前期工作,纳入南昌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加快推进赣新大道、国家级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园区主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儒乐湖新城、中医药科创城、空港新城、湖东新区、南湖新城等重要节点。(二)产业对接合作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对接合作,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模式,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赣江新区各组团差异化发展,做大做强各自优势特色产业。(三)创新生态共享以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为试点,大胆探索“双飞地”模式,在研发供给、需求两端同时发力。用好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政策,学习借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建设模式,探索都市圈片区开发性PPP融资新模式。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第二节促进圈内城市功能协同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强化南昌对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力,推进南昌与丰樟高地区同城化发展,与鄱余万、奉靖地区、九江、抚州等相关区域协同化发展,强化制度创新和规划统筹,打破行政壁垒,推动各类要素在都市圈内畅通流动,提升南昌制造与服务发展等资源外溢效应,形成更高水平区域协作模式。推进与丰樟高地区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城市快速路等通道建设,率先实现公共服务、政务管理、产业发展一体化,释放跨区域同城化发展效应,打造联通长株潭城市群重要节点和引领带动赣西转型升级发展区。推进昌九融合发展,集成大都市与大港口综合优势,共同构筑联动长珠闽和长江中游地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通联动武汉都市圈通道,打造赣鄂皖省际区域经济中心和服务消费中心。推进昌抚合作,共建昌抚合作示范区,加快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打造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台湾地区的产业新高地。推进奉靖地区加快融入南昌核心增长极,厚植都市区绿水青山底色,打造大都市圈“绿心”。推进鄱余万地区提升综合承载力,强化交通连接,加快打造成为面向长三角地区的综合物流交通枢纽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基地。专栏28:对接大南昌都市圈重点组团合作事项(一)丰樟高组团率先加强与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同城化发展,主动延伸城际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现代物流节点功能。严格限制高污染产业发展,强化生态环境综合协同治理和产业绿色发展,提升对南昌产业配套协作水平,推动生产性服务企业主动为丰樟高产业集群提供高质量服务。(二)奉靖组团紧密对接奉新县、靖安县特色生态旅游资源,鼓励企业参与两县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共同打造都市圈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康养产业发展优势区。联合推进特色农业、生态型都市农业品牌化发展,培育都市圈重要生态屏障,形成生态宜居引领型乡村振兴模式。(三)鄱余万组团加强与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强化鄱阳湖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协同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共同发展滨湖都市型生态农业、特色和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第三节完善都市圈融合发展机制科学构建都市圈协商合作、规划协调、政策协同、一体化发展等机制。创新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区域合作互助机制。健全市场融合发展机制,推动资本、土地、人口更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服务标准一体化建设,逐步形成区域内统一规范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及招商引资服务标准,加强招商引资政策协同。完善环境保护协同机制,重点建设圈内水、大气环境联防联控共治体系。牵头建立区域城市会商制度,主动扛起都市圈融合发展引领责任。第四节促进人口集聚巩固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成果,积极探索户籍制度与居住证制度并轨路径,加快外来人口集聚步伐。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高居住证持有人基本教育、住房、医疗、养老、救助保障等服务实际享有水平,逐步实现与本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权利。全面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购房政策,吸引外来就业创业人员常住、落户。营造开放大气、温情包容、成就梦想的宜居宜业氛围,完善新市民社会参与机制,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向心力,满足外来人口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专栏29:大南昌都市圈重点合作事项(一)交通互联互通构筑便捷高效的都市圈交通体系,打造以南昌市为核心,周边县市区为节点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断头路”畅通工程和“瓶颈路”拓宽工程;修编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增开南昌至樟树、丰城、高安、抚州等城际列车。(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编制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规划,鼓励通过“飞地经济”模式,共建产业协同合作示范园区,有序推进都市圈产业园区(功能区)布局和发展方向优化。以产业园改造升级为抓手,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功能互补,实现圈层产业错位布局和特色化发展。探索建立联合招商、共同开发、利税共享的产业合作发展机制,建设一体化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共同争取省级层面设立都市圈产业发展基金,扶持都市圈优势产业发展。(三)公共服务共享加大都市圈内医疗教育资源共享,鼓励我市有条医院推进集团化异地办学办医。加强公共卫生防控经验交流,健全都市圈预警响应机制,推动疫情防控健康码实现互认共享,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联合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推行都市圈内A级旅游景区实行“旅游年票制”。推进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流程优化和参保信息共通共享,实现社保业务同城化。建立都市圈内住房公积金异地信息交换和核查机制,推行都市圈内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和异地贷款。推进大南昌都市圈城际公交化运营,开通南昌市至都市圈范围内城市城际公交线路。推进都市圈城市户籍居民享受同城购房待遇。(四)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大南昌都市圈警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开展联查联控,预防和打击跨区域犯罪。加强大南昌都市圈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托省、市两级公共信用平台,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加强信用监管,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联通互认,实现各类审批流程标准化和审批信息互联共享。联合组建都市圈技术交易市场联盟,鼓励在昌金融机构在都市圈内推进金融服务同城化。(五)环境联防联控以加强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源头防治为重点,统筹推进区域生态保护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强化都市圈生态网络共建、环境联防联治,建立大南昌都市圈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健全行业联席会议、环境信息共享、环境应急联动、气象环保应急会商等制度。建立垃圾处置能力共建共享机制,联合打击跨区域转运偷倒垃圾等环境违法行为。

图7:大南昌都市圈融合发展

第三十四章携手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深入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加快形成多中心发展格局,在推动中部崛起中发展南昌,在参与区域竞合中增强城市影响力和话语权。第一节合力提升城市群综合能级携手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合肥都市圈,将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升到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局中进行统筹谋划。科学对标长三角,以优势互补、轴向融合为发展导向,全面深化与武汉、长沙、合肥之间的战略合作与发展联动,共同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打造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核心增长极,有力支撑中部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跃上新台阶。第二节全面深化城市群合作关系推动城市群产业科技协同衔接,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科创成果转化交易中心、知识产权线上协同创新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共同打造全国重要原始创新、科技转化高地。共同构建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市场体系,探索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共同优势产业发展基金联盟,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基地。推进重大基础设施统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通用航空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通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共建对外开放通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共推岸线保护,共保蓝天碧水,共建城市群“绿心”。协同建立健全规划统筹协调机制,积极推进国家编制新一轮《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共同制定《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行动计划》,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第一节专栏30: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重点事项(一)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行动计划(—年)编制参考世界城市群发展模式,借鉴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发展模式,研究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发展规律,制定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行动计划(—年),推动南昌与三省省会城市开启新一轮城市合作,进一步夯实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基础。(二)金融科创要素对接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信息共享机制,共同研究推进企业上市,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资本市场会议交流机制,互邀参加资本市场会议、论坛、峰会等活动,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企业上市对接机制。(三)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信息互联互通,打破区域行政区划和市场壁垒,实现区域内科技、人才、资本、土地等要素资源集聚和共享。(四)政务服务优化推进“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加快跨区域政务服务网互联互通、电子证照信息共享,探索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民生领域等“一地受理、一次办理”。(五)教育科研协作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教研协作体建设,完善教育科研联动机制,在专家资源、教育经验、专项调研、学科教研、项目研究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六)科技资源共享完善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型仪器与长三角科技资源服务平台数据共享,满足企业和科研单位等用户的创新需求。(七)公共资源交易合作持续优化5G通信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在远程异地评标中的场景应用功能,提升远程异地评标会议体验,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交易中心共享优质专家资源,合作开展“5G+区块链”远程异地评标。(八)法律服务协作开展公证服务核查协作,建立法律援助机构在转交申请、核实情况、调查取证、送达法律文书等环节的异地协作机制,建立异地办理重大群体性敏感案件的信息通报和联动机制,举办律师协会会长论坛,加强律师培训交流。(九)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大市场联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深化大院大所大企合作,探索新型技术供需对接模式,构建“机制灵活、专业运转”的产研融合新模式。(十)金融+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区域风险联防联控,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地方金融监管协作机制,探索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流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与长三角金融资本机构合作对接,打造“政产学研资用”一体化平台。(十一)数字身份认证标准对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码通域”,规范长江中游城市群公共服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