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恙虫病致多器官功能障碍一例 [复制链接]

1#
(教学资料图片)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为感染恙虫病立克次体而导致的急性传染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本文报告了1例以发热、消化道出血、淋巴结肿大和焦痂为表现,同时合并EB病毒感染,伴心肝肾等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恙虫病,经多西环素和抗病毒治疗,临床症状缓解。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58岁,来自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长期在当地务农,因“反复发热1周,黑便1d”于年6月5日入院。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为39.0℃,无畏寒寒战,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全身肌肉酸痛。患者自行先后服用“感冒灵、小柴胡颗粒、布洛芬”后体温可下降至正常,但仍反复发热。1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排黑色软便,共排5次,每次量约mL,伴头晕乏力,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呕血或呕吐咖啡样物史。既往否认“肝炎”病史,有蚊虫叮咬史,否认老鼠等动物接触史和咬伤史,近期无旅游外出史。体格检查:体温39.6℃,脉搏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59mmHg(1mmHg=0.kPa),血氧饱和度82%,贫血貌,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黏膜苍白、无黄染,四肢皮肤苍白,末梢温暖,未见蜘蛛痣及肝掌。左颈部和左腹股沟区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大小约1.0~1.5cm,无压痛,活动度可,边界清,无黏连,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次/min,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未见胃型、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初步诊断:(1)急性消化道出血;(2)发热查因:肺部感染?流行性出血热?风湿免疫性疾病?入院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94×/L,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8.31×/L,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91%,淋巴细胞百分比16.12%,血红蛋白70.70g/L,血小板计数.40×/L,红细胞计数2.29×/L。生化全套: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80U/L,丙氨酸氨基转换酶88U/L,γ-谷氨酰转肽酶U/L,碱性磷酸酶U/L,腺苷脱氨酶26U/L,总蛋白48.4g/L,白蛋白21.0g/L,总胆红素13.6μmol/L,结合胆红素7.9μmol/L,尿素11.11mmol/L,肌酐μmo1/L,甘油三酯5.22mmol/L,乳酸脱氢酶U/L,肌酸激酶U/L。超敏C反应蛋白.43mg/L。降钙素原3.ng/mL。肌红蛋白.1ng/mL。高敏肌钙蛋白-I:0.ng/mL。DIC全套:D-二聚体定量ng/m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71.54μg/mL。肿瘤八项:癌胚抗原2.28ng/mL,糖类抗原CA-.1U/mL,β-微球蛋白12.14mg/L。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尿常规:尿蛋白0.5g/L,酮体0.5mmol/L。艰难梭菌抗原检测和艰难梭菌毒素检测、肥达及外斐试验、血培养、真菌D-葡聚糖、类风湿因子、抗“O”等未见异常。肝胆胰脾及泌尿系彩超:肝大小正常,肝实质稍致密声像,胆脾胰双肾未见异常。双侧胸腔积液声像。心脏彩超:LVEF70%,左房增大,左室舒张功能降低。胸部CT平扫:右肺上叶钙化灶,双侧胸腔积液,双肺下叶膨胀不全;甲状腺双侧叶不均匀密度改变。入院后患者仍反复发热,最高体温可达40.2℃,经验性予莫西沙星和拉氧头孢联合抗感染4d后体温下降不明显。同时予禁食、扩容、申请血浆和红细胞输注,补充白蛋白和利尿等对症治疗。同时积极寻找感染源,不排除病毒感染可能。EB病毒DNA:1.65E+copies/mL。登革热病毒抗体IgM和IgG、登革病毒核酸、流行性出血热、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轮状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DNA、病毒全套均为阴性。年6月9日夜间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根据胸部CT结果,考虑胸腔积液所致,为改善患者气促症状,予在超声定位下行右侧胸腔穿刺置管抽液术,并完善胸水常规、生化、培养和脱落细胞学检查。胸水常规:红细胞计数×/L,白细胞计数×/L,单核的细胞86%,李凡他试验阴性。胸水生化:腺苷脱氨酶6U/L,总蛋白19.4g/L,乳酸脱氢酶U/L。胸水培养及脱落细胞学未见异常。年6月10日感染科会诊后考虑患者为农民,有明确蚊虫叮咬史,查体右臀部可见一皮肤焦痂(图1),大小约1.5cm×1.5cm,边界清晰,未见明显渗血渗液。结合患者有发热和淋巴结肿大,且已出现心肝肾功能损害,诊断为恙虫病(重症)合并EB病毒感染,改用多西环素治疗(剂量mg/qd,用药当日首剂加倍),同时予抗病毒治疗。图1右臀部皮肤焦痂患者经多西环素治疗后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胸闷气促症状明显好转。年6月13日复查相关指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4.74×/L,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12×/L,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4.9%,淋巴细胞百分比47%,血红蛋白59g/L,血小板计数×/L,红细胞计数1.96×/L。血生化: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30U/L,丙氨酸氨基转换酶26U/L,γ-谷氨酰转肽酶35U/L,总蛋白63.2g/L,白蛋白31.7g/L,总胆红素11μmol/L,结合胆红素4.9μmol/L,尿素1.62mmol/L,肌酐80μmo1/L,肌酸激酶43U/L。超敏C反应蛋白6.08mg/L,降钙素原0.ng/mL。心梗三项:肌红蛋白60.3ng/mL,高敏肌钙蛋白-I0.ng/mL。D-二聚体定量ng/mL。拟安排患者完善胃肠镜检查以了解消化道损伤情况及复查胸部CT,但患者及其家属强烈要求出院,予办理自动出院。出院后1个月电话随访患者,患者无发热、排黑便等症状,焦痂已愈合,医院复查相关结果未见异常。2讨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恙虫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且广东省为我国的重点疫区,夏秋季多发。但由于恙虫病无特异性表现而容易导致误诊、漏诊和延迟诊断,一旦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临床医师应加深对恙虫病的认识。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传染病,传播媒介为恙螨幼虫,传染源为鼠类。恙虫病的潜伏期为4~20d,通常为10~14d。恙虫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发热、焦痂、溃疡、皮疹、淋巴结肿大、头痛、脑膜炎、肝脾肿大、急性呼吸暂停综合征、肝肾衰竭等。其特征表现为发热、焦痂或溃疡、皮疹和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通常为起病急骤,持续高热,可达39℃~41℃。焦痂对该病具有诊断价值,典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0.5~1.0cm,周围红晕,一般不痛不痒,痂皮脱落后形成溃疡。多数患者只有1个焦痂,少数患者可有多个焦痂。皮疹为暗红色斑丘疹,直径0.2~0.5cm,无皮肤瘙痒,先出现于躯干,后蔓延至四肢。淋巴结肿大也是恙虫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多为焦痂附近的浅表淋巴结肿大,一般大小如蚕豆至鸽蛋大,有疼痛及压痛,移动度可,无全身淋巴结肿大。虽然恙虫病的总体死亡率较低,但若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会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是死亡,而发病8天后才诊断的病人的死亡率会足足升高2倍多,且年龄超过40岁的恙虫病患者死亡率更高。因此临床医生对就诊的有焦痂的发热病人,特别是夏秋季节,应注意排除有无恙虫病可能。临床考虑恙虫病可能性大时,可予多西环素诊断性治疗。本例患者表现为持续高热、左颈部和左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及消化道出血,但患者对自身皮损认识不清,且临床医生未详细查体,造成此次正确诊断的一定延迟,因此临床医生应重视全身体格检查。其次患者在未明确诊断前自行服用NSAIDs药物,可能造成了消化道出血,对初步诊断有一定的干扰。入院后查炎症指标均升高,提示感染,予广谱抗生素经验性治疗无效,考虑病毒感染可能性大。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伤寒等传染病抗体、病原体和滴度检测均为阴性,查体发现患者左颈部和左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右臀部可见一皮肤焦痂,结合患者有蚊虫叮咬史,高度怀疑恙虫病,考虑患者肝肾和心脏功能已出现损害,立即予多西环素治疗。患者同时合并EB病毒感染,加用抗病毒治疗。经上述治疗2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左颈部和左腹股沟区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焦痂出现愈合倾向,肝肾功能明显好转,临床证实了恙虫病的诊断。(文章来源:.6;32海南医学谢小萌等参考文献略)

恙螨

7个月女婴连续高烧10天,原因查明,这病近期高发

7个月的佳佳连续10天高烧不退,差点丢了性命。

湖北恙虫病三例

恙虫病诊断并不困难,临床常因对该病的认知不够及非流行疫区而误诊为其他疾病。

恙虫病2例诊治报告

恙虫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因临床少见,且焦痂多发生在腋窝,腹股沟、外阴等隐蔽部位,不容易发现,易出现误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