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肿瘤患者食欲评价和调节的专家共识 [复制链接]

1#
湖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78.html

正文

肿瘤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国际肿瘤研究机构报告称,年全球肿瘤新发病例有万和肿瘤死亡病例有万。疲劳、疼痛和厌食(食欲减退)是肿瘤晚期患者最常见的三大症状。在新诊断的肿瘤患者中有1/2出现食欲不振症状,而且可能是某些胃肠道肿瘤患者早期的唯一表现。癌性厌食是影响肿瘤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临床上的一个严重而棘手的问题,可造成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负担。因此,迫切需要一个科学有效的癌性厌食的管理策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肿瘤患者的食欲评价和食欲调节的指南或共识。为科学评价肿瘤患者的食欲并进行有效改善,我们多次组织专家讨论,根据国内外现有研究证据,进行系统总结,几经修改,形成本专家共识。

本共识的制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ordHealthOrganization,WHO)出版的《WHO指南编写手册》和评价准则研究与评估(appraisalofguidelineresearchandevaluation,AGREE)协作网发表的临床指南方法学原则(表1)。证据等级采用牛津循证医学中心分级系统。

1定义

1.1食欲食欲是一种主观感受,可刺激机体摄入食物为机体提供能量。食欲可大幅度的改变或者完全丧失。位于下丘脑基底部的一些神经核如弓状核、外侧下丘脑、腹内侧等区域能够产生并释放促食欲和抗食欲信号,包括食欲素、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瘦素、阿片黑皮素原等,形成复杂的食欲调节网络,对体重和食欲进行精密调控。

1.2癌性厌食癌性厌食是指在肿瘤患者中,与慢性病相关的食欲减退。食欲下降可导致肿瘤患者摄入不足,出现全血细胞减少、体重下降、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减少,不利于抗肿瘤治疗措施有效实施,甚至出现恶液质,增加病死率。

1.3癌性厌食/恶液质综合征因厌食和恶液质在肿瘤患者中常紧密联系并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癌性厌食/恶液质综合征(canceranorexiacachexiasyndrome,CACS)。CACS是以厌食、进行性体重下降、瘦体组织丢失为主、低蛋白血症、炎性反应为表现的综合征,伴或不伴乏力、贫血、水肿,呈现蛋白和能量负平衡状态。恶液质的具体诊断标准为:过去6个月体重减低>5%(除外单纯饥饿);或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20kg/m2同时伴有体重减低>2%;或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与肌肉衰减综合征相一致(男性<7.26kg/m2,女性<5.45kg/m2)同时伴有体重减低>2%。

2癌性厌食的发病率及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晚期肿瘤患者中有26.8%~57.9%出现食欲不振,33%~75%出现厌食,体重下降明显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均明显升高。CACS以胃肠道肿瘤和晚期肿瘤的发生率较高,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胰腺癌和胃癌,肠癌、肺癌次之,乳腺癌较低。

肿瘤患者食欲减退的机制复杂,可分为以下几种因素。①肿瘤本身及抗肿瘤治疗所造成的进食障碍或厌食:肿瘤本身因素如上消化道梗阻、肠梗阻、大量浆膜腔积液等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与肿瘤相关的不良症状如疼痛、呼吸困难、严重失眠、神经紧张、情绪低落等,可使患者出现食欲下降、恶心等表现。各种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如放化疗过程中出现得恶心、呕吐、腹泻、口干等副作用也会引起摄入不足和食欲下降。②肿瘤消耗宿主的营养:在肿瘤增殖过程中会消耗宿主大量能量和营养,出现锌、铁、维生素A、维生素C等各种营养素的缺乏。这些营养素缺乏会导致患者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③肿瘤影响机体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干扰食欲调节:肿瘤组织本身及肿瘤引起患者代谢异常,可向循环系统释放引起厌食的活性物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干扰素、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乳酸、酮体等,引起食欲调节信号失衡,最终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④心理因素与习得性厌食:肿瘤患者的食欲受其焦虑、恐惧、精神过度紧张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习得性厌食”是患者在放化疗以及其他诊疗中产生不适或疾病引起痛苦时,对当时的食物产生条件反射,而出现对该食物的厌恶。

3推荐意见

3.1食欲的评价方法

3.1.1凡存在致厌食因素的患者,在接受抗肿瘤治疗前需行厌食状态评估并实施相应措施(A,1a)。

美国国立肿瘤综合网络(national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