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好文百里挑一#
咱们同胞的首位死亡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而血脂异常,是导致ASCVD发生与发展的最主要风险。研究表明,咱们同胞中的血脂异常患病率,不断上升,已经达到40.4%,35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为34.7%。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的病情,也没有进行治疗。那么,发现血脂异常,是否应该马上服药?血脂是不是降得越低越好呢?
咱们先来复习基本概念。血脂,是血液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类脂的总称。现在的体检及基础检查,主要检测4项指标,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TG、LDL—C水平过高,或者HDL—C水平过低,统称为血脂异常。
从疾病预防的角度看,成年人的TC合适水平应该低于5.2mmol/L,TG应该低于1.7mmol/L,LDL—C应该低于3.4mmol/L,HDL—C应该高于1.0mmol/L。TG高于5.6mmol/L时,会增加急性胰腺炎的风险,而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而言,最重要的指标是LDL-C,这项指标数值越高,ASCVD风险也随之增加,因为,LDL-C会将胆固醇从肝脏转运到斑块位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俗称坏胆固醇。HDL—C则会将胆固醇运送,这项指标值高一点较好,俗称好胆固醇。
血脂异常,可以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血脂异常的代表,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英文简称FH。出现5类情况,需要考虑FH,第1,直系亲属患FH,自己出现黄色瘤或角膜弓。第2,LDL-C水平异常,成年人超过4.9mmol/L,18岁以下青少年超过3.9mmol/L。第3,在进行降脂治疗的情况下,LDL-C水平仍然超过2.6mmol/L。第4,男性55岁以前,女性60岁以前,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第5,成年人LDL-C水平超过4.1mmol/L,并且有直系亲属存在早发性心血管疾病。怀疑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时,可以进行脂蛋白和基因检测,帮助明确诊断。如果确诊,需要对家族成员进行筛查,以便及时发现相关隐患。
继发性血脂异常,主要与生理或疾病因素,以及药物影响有关。生理或疾病因素,主要包括超重或肥胖、体重增加相关的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前期、没有得到控制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脏病、胆汁淤积性肝病、脂肪代谢障碍慢性炎症等。药物因素主要包括口服雌激素类药物、黄体酮、类固醇、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具备这些风险因素的人,应该注意血脂筛查和预防。
预防血脂异常,20岁至40岁的人,至少每隔5年,检测1次血脂。40岁以上的男性,以及绝经后的女性,每年检测1次血脂。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比如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或吸烟者,需要每隔3到6个月检测1次血脂。需要注意的是,进食以后,对血脂检测结果的影响,大约为10%到20%,因此,做血脂检查前,不宜暴饮暴食,应该在清晨空腹抽血检查。此外,皮肤出现黄色瘤,或者跟腱增厚,可能是血脂异常的表现,需要及时检查。
确诊血脂异常后,首先需要进行ASCVD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程度,制定应对方案。是否立即吃药,应该结合健康状况、检测结果、家族史、个人生活行为等,进行综合判断。比如,体重正常、年龄较轻、家族成员没有心血管疾病史、血压及血糖水平正常,LDL-C稍高,没有超过4.1mmol/L,可以通过控制生活行为进行应对。如果血糖水平较高,LDL-C已经超过2.1mmol/L,就要考虑启动降低治疗。目前,首选的降脂药是他汀类药物。但是,他汀可能导致肝脏及肌肉损害,服药期间,应该定期检查肝脏功能及肌酸激酶水平,如果出现腰酸腿痛、全身无力、发热等症状,需要就医检查,调整治疗方案。血脂并不是降得越低越好,具体指标应该听从专业意见。
生活方式改变,是纠正血脂异常的重要措施,血脂异常者,需要戒烟、限酒,注意饮食调节,增加蔬菜和水果,以及全谷物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总热量及钠盐摄入。同时,应该增加身体活动,控制体重,最好将体重减掉10%。此外,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减轻精神压力。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