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天学问病血栓形成 [复制链接]

1#

每天学问病

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是指人体或动物在存活期间因某些诱因,血液有形成分在循环血中发生异常的血凝块,或者在心脏内壁或血管壁上发生血液沉积物。

血栓形成症状

典型症状:呼吸困难,动脉粥样硬化,静脉曲张,颈内动脉创伤性血栓,胸痛。

相关症状:呼吸困难动脉粥样硬化静脉曲张颈内动脉创伤性血栓胸痛

血栓形成症状诊断

一、症状


  血栓可以根据体内解剖部位分为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和微血栓。也可以按照血栓的组成分为血小板血栓、红细胞血栓,混合血栓和纤维蛋白血栓。有的根据肉眼所见的颜色分为白色血栓、红色血栓和混合血栓等。临床上常常按照解剖部位分类,以便于临床诊断和处理。血栓形成的主要病变是血管闭塞、血流受阻引起相关的血管支配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产生相应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症状。根据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速度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等,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静脉血栓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血栓,通常由血流缓慢或淤滞所引起。静脉血栓特点是含有大量红细胞和纤维蛋白,血小板表现聚集和脱颗粒改变,其数量较少;血栓外观似试管内的全血凝块,颜色暗红,称红色血栓。静脉血栓形成常常引起血管腔闭塞,因而血栓近端以红细胞为主,尾端往往有新的血小板黏附在表面。这种血栓多发生于大静脉,常见的如腘静脉、股静脉、髋静脉,可表现为下肢水肿、疼痛、皮肤颜色改变。血栓脱落可随血流进肺动脉,引起肺栓塞。


  (1)表浅性血栓性静脉炎:

下肢静脉曲张、静脉输注浓度过高的刺激性药物等,易致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皮肤发红,皮肤温度增高,病变呈条索状,跳动性疼痛和压痛。严重者可发生静脉闭塞。


  (2)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多数表现为腓肠肌疼痛和压痛,小腿肌肉有硬结,患侧下肢水肿和表浅静脉怒张;在妊娠、老年人、卧床过久、外伤、外科术后多见。


  (3)肺梗死:

肺栓塞和梗死使体循环内血栓性静脉炎或静脉血栓脱落的栓子,或右心的栓子,沿血流进入肺循环,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临床表现除原发病的症状外,大多数为非特异性肺部症状,如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或血性痰。半数病人的肺动脉瓣区第二音(P2)增强。肺栓塞不一定都发生肺梗死,因而本病症状与有否肺梗死,梗死的范围和病人心肺的原有疾病等都有关系。胸部X线检查是肺梗死的常规诊断方法之一,肺动脉造影更是本病的诊断依据,如肺血管内出现残缺或肺动脉闭塞。


  (4)其他:

如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肝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等,这些部位的血栓形成,起病较缓慢,往往伴有血栓性静脉炎的病变及其他体征。


  2.动脉血栓形成

又称白色血栓,主要是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组成,通常发生在血流较快而血管壁有损伤的部位,或血管异常部位。血小板只黏附在病变的血管壁上,形成血小板血栓,血液通过时可有纤维蛋白在局部形成,并附着于血小板血栓表面。纤维蛋白丝上残留的凝血酶又可以使血流中血小板附着于纤维蛋白丝上,结果形成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一层一层地反复覆盖,纤维蛋白丝也可以网住部分红细胞和白细胞。如果血栓的头、体、尾3部分明显即称混合血栓。及至血小板血栓逐渐长大,则可以闭塞血管,影响血流,引起该病变动脉所支配的组织缺血、缺氧,发生严重的缺血性损伤。常见的有心肌缺血、梗死、脑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及肢体动脉栓塞。表现为心绞痛、偏瘫、意识障碍,肢端疼痛及肢体缺血性坏死等。血栓脱落可随动脉血流进入较小的动脉内引起栓塞。常见于脑、脾、肾等器官。若栓塞发生在冠状动脉或脑动脉分支,常可危及生命。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是两种不同病因所致的动脉闭塞性病变。


  (1)动脉血栓形成:

主要是动脉血管壁异常,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其病变多在血管分支开口的内侧或血管固定于周围组织的部位,因而易累及的中等动脉如冠状动脉及脑动脉,当其发生血栓形成即导致心肌梗死和脑血管血栓形成。病变在主动脉及其主干动脉则容易引起肠系膜动脉和肢体动脉血栓形成。


  (2)动脉栓塞:

是其他部位脱落的栓子,随动脉血流导致动脉分支的狭窄部位发生闭塞。病情严重的可在一至数小时内即出现典型症状,表现为突发性疼痛、皮肤苍白、知觉麻木、麻痹和血管搏动消失等,也可出现虚脱。闭塞时间过久可致远端组织坏死,组织坏死在体表的界限较为明显,易于诊断。


  3.微循环血栓

以纤维蛋白的沉积为主的纤维蛋白血栓,或称透明血栓。微血管血栓可由于微循环障碍,引起血管内凝血;也可由脱落的栓子堵塞小血管,或因某些因素直接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纤维蛋白沉积。常见的有DIC、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二、诊断


  血栓形成的诊断除临床多样化的表现之外,多数依靠器械性诊断检查。根据尸检资料,临床上约有半数血栓形成的病人,生前并无临床表现,直至死后也无明确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更有一些困难。及早发现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并确定血栓形成的部位。 

血栓形成西医治疗

一、治疗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导致病死率最高的原因之一,如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脑栓塞,肺栓塞等,此外,血栓形成是许多疾病发病机制中涉及的一种重要病理过程,因此,预防血栓形成,治疗血栓形成,将已形成的血栓溶解,已成为当前临床上重要的防治方法,其中,抗凝治疗是首要的方法。


  1.抗凝疗法


  (1)肝素:

肝素是常用的抗凝剂,是一种高度硫酸化的葡萄糖胺聚糖,肝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组织中,肥大细胞是其主要的产生部位,药用肝素的主要来源是牛肺及猪肠黏膜,临床上用的肝素称为未经级分的肝素(unfractionheparin,UFH),因它是由相对分子质量不一的成分所组成的混合物,相对分子量介于0.3万~3万,也称为标准肝素(SH),药物名称为肝素钠。


  ①肝素的作用:


  A.抗凝作用:肝素能延缓和阻止纤维蛋白形成。


  a.抗凝血酶作用:肝素需要有辅因子才能发挥抗凝作用,最重要的辅因子是抗凝血酶Ⅲ(AT-Ⅲ),肝素与AT-Ⅲ的赖氨酸反应中心结合,使其构形改变,精氨酸反应中心易与凝血酶的丝氨酸活性中心结合,将凝血酶灭活,形成的AT-Ⅲ-肝素-凝血酶复合物上的肝素可以脱落,再被利用。


  b.中和活化的因子Ⅺa,Ⅹa,Ⅸa。


  B.其他作用:促纤维蛋白溶解作用,降低血黏度,抑制补体激活等。


  ②药代动力学:一次静脉注射肝素通过饱和清除机制,在血浆中起始有一快速消失期,然后逐步升高,平均半衰期为60min,一次大量注射,肝素有立即抗凝作用,根据不同剂量,这种抗凝作用可持续2~6h,皮下注射U/12h,其生物效应只有20%~30%,若将剂量增高到1.75万U/12h,则其作用可达90%,注射后3~4h血浆肝素浓度达高峰,作用可维持12h。


  ③适应证:


  A.防栓:


  a.预防外科大手术后,尤其是腹部和下肢骨科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循环障碍,容易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或有血栓前状态的患者。


  b.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人工肾血液透析防止血液凝固。


  B.治栓静脉,动脉血栓形成,肺血栓栓塞症急性发作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等。


  ④禁忌证:脑外科手术,活动性溃疡病,严重高血压,脑出血,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恶病质,妊娠,产后,活动性肺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


  (2)低分子肝素:


  药理作用:各种低分子量肝素的结构,电荷密度,去硫酸,与AT-Ⅲ,HC-Ⅱ,纤维蛋白,血小板因子Ⅳ,富含组氨酸糖蛋白结合以及被鱼精蛋白中和的作用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共同作用特点是:A.抗因子Ⅹa的作用强于抗凝血酶;B.皮下注射有效性达80%~%;C.3~4h血中浓度可达高峰,生物作用半衰期3~5h。


  (3)非肝素糖胺聚糖类抗凝剂:


  低分子量类肝素[氨基葡聚糖(danaparoid,orgaran)]:预防外科手术后血栓形成,剂量0U静脉注射,继而皮下注射U,2次/d,14天为1个疗程。


  (4)香豆素和茚二酮类抗凝剂:

因口服给药,又名口服抗凝剂,其中常用的有双香豆素(dicoumarol),双香豆乙酯(双香豆素乙酯;新双香豆素),环香豆素(eyeloeoumarol),华法林(warfarin,苄丙酮香豆素钠),醋硝香豆素(acenocoumarol,新抗凝)。

药理作用:口服抗凝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肝脏合成具有活性的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因子Ⅶ,Ⅸ,Ⅹ,抗凝因子-蛋白C(PC),蛋白S(PS)和其他蛋白质(蛋白Z及骨钙素ostenocalcin),当这些蛋白质在肝细胞的核蛋白体内合成时,还是一些前体,这些前体必须通过N端的谷氨酸羧基化,才具有生物活性,谷氨酰残基羧基化时,需要C02,O2及依赖于维生素K的羧基化酶,维生素K必须从还原的维生素K(KHz)在微粒体内的环氧酶作用下转化为环氧维生素K(KO),肝的微粒体内有两种环氧维生素K还原酶(二硫连锁维生素K环氧酶还原酶,二硫连锁维生素K醌还原酶),这两种还原酶将KO还原为KH2,使其再参与依赖维生素K蛋白谷氨酰残基的羧基化,香豆素类抗凝剂的作用,是抑制这些还原酶,使KO不能还原,阻断了维生素K的再循环,羧基化酶的活性因而受到阻遏,使谷氨酸的羧基化发生障碍,不能形成有活性的依赖维生素K蛋白质。


  (5)抗凝血酶Ⅲ(AT-Ⅲ):

AT-Ⅲ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性抗凝因子,现已提纯制成浓缩剂,5~8U/mg蛋白质,AT-Ⅲ的使用指征是:


  ①遗传性AT-Ⅲ缺陷;


  ②外科手术或分娩后预防血栓形成;


  ③获得性AT-Ⅲ减少;


  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AT-Ⅲ的血浆水平应提高到正常的%,然后使其保持在80%左右,AT-Ⅲ与肝素合用,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效果。


  2.溶栓治疗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危害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其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溶栓治疗,血栓溶解药应用于已形成的血栓,利用纤溶激活物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使血栓及时溶解,恢复局部的血循环,改善被血栓波及的组织器官的功能,大量资料表明,血栓形成后,能够自溶的仅占30%,持续存在不再发展的约占50%,因而溶栓疗法在血栓栓塞性疾病中,治疗越早,疗效越好,特别是与生命有关的重要器官如脑,心,肾脏功能的及早恢复,更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溶栓药物多为纤溶酶原激活剂,随着体内纤维蛋白溶解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溶栓药物的制剂也有很大的进展,目前已进入第3代研制,如第1代纤溶激活物为链激酶(streptokinase,SK)和尿激酶(urokinase,UK);第2代的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plasminogeractivator,rt-PA),对甲基苯甲酰纤溶酶原SK激活复合物(acetylatedplasminogenstreptokinaseactivator
  (1)常用溶栓药物:


  ①链激酶(SK):年从β溶血型链球菌培养液中提取出来,是一单链蛋白质,不含糖基,主要作用于纤溶酶原精氨酸()-缬氨酸()的肽链上,使其裂解,使单链的纤溶酶原成为双链的纤溶酶,最后再形成为赖氨酸(77)纤溶酶,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纤溶酶,由于人体感染链球菌的机会很多,故体内往往存在抗链激酶抗体,SK注入体内后的半衰期有二:开始为迅速清除期,仅约18min,可能是抗链激酶抗体的关系;继之为缓慢消失期,约83min,SK在体内的溶栓作用是抗体中和之后剩余的SK,血栓形成过程中,有大量的纤溶酶原随纤维蛋白吸附在血栓内,因而需要较大剂量的SK才能进入血栓,激活纤溶酶原,起到溶栓作用,SK与纤维蛋白结合力低,特异性小,易引起较广泛的纤维溶解系统的亢进。


  SK的用法,一般首次剂量25万~50万U,静脉缓慢注入约需30min,注意有否出现过敏反应,继之每小时给予5万~10万U或每隔12h给一次大剂量SK注射,疗程3~5天,局部注射的适应证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梗死,外周动脉血栓栓塞,局部应用的剂量约U/h,可与肝素合用,更可提高溶栓疗效,冠状动脉导管灌注SK治疗心肌梗死,最常用剂量为~U/min,灌注60~90min。


  SK为非生理性物质,具有抗原性,且用量大,不良反应大,目前应用逐渐减少,近年已有SK一纤溶酶原复合物(APSAC),保留有纤溶酶原对纤维蛋白亲和力最高的K指结构,同时PLG活性位点号的丝氨酸甲酰化,APSAC的自身不具有活性,在血循环中与纤维蛋白结合后,酰基水解,丝氨酸活性暴露,活化PLG,其特点:较SK有较强的特异性,半衰期长,作用持久,30U/次,静脉注射2~5min,可使70%以上的股动脉栓塞病人获得疗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90min以内的病人有良好的效果。


  ②尿激酶(UK):尿激酶是一种胰蛋白酶样蛋白水解酶,由尿液和人肾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的生理性纤溶酶原激活物,UK在体内的半衰期约(14±6)min,血浆中存在UK抑制物如α2巨球蛋白,α1抗胰蛋白酶,抗AT-Ⅲ和α2抗纤溶酶等,均可以中和UK的溶栓作用,UK经纤溶酶激活后可制成N端的丝氨酸(1)-赖氨酸()和C端的异亮氨酸()-亮氨酸(),组成双链尿激酶,有较强的活化PLG活性,其中高分子量UK(5.4万)对纤维蛋白的纤溶酶原的特异性高,而低分子量UK(3.3万)激发全身性纤溶亢进,容易引起出血,故质量高的UK制剂中,高分子的UK含量应在90%以上。


  近年来,单链尿激酶(Scu-PA)又称前尿激酶(Pro—uK)的研究取得进展,单链尿激酶对融合在纤维蛋白上的纤溶酶原有较强的亲和力,转化为双链结构并活化纤溶酶原,因此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有选择性溶栓作用,同时Scu-PA不受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的直接作用,因而纤溶活性高,一般用量成人10mg,1次注射,以后30mg静脉滴注60min。


  ③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以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t-PA)是从黑色素细胞瘤培养液中提取,产量低,现在用基因工程大量制备重组的阿替普酶(t-PA;rt-PA)供临床应用,阿替普酶rt-PA有特异的指状和2个K指结构,与纤维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并特异激活纤维蛋白表面的PLG,在游离状态下,可与PAI结合,因此较少引起广泛纤溶系统的亢进,不引起纤维蛋白原的过度消耗。


  每天成人总量80~mg,其中10%静脉注射一次,其余从静脉滴注30~60min,有人主张小剂量0.5~0.75mg/kg,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0~min,疗程可达3~5天,或血管局部灌注,静脉输入mg阿替普酶(rt-PA)6h后,近75%患者血管再通,随后用肝素维持几天。


  ④循环型溶栓药:蛋白C是依赖维生素K蛋白质,由肝脏合成,经凝血酶激活后形成激活的蛋白C(APC),APC也是种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抗凝和促纤溶作用,APC主要是通过中和纤溶酶激活抑制物,从而提高纤溶活性,唯其维持纤溶作用的时间较为短暂,近来将蛋白C进行苯甲酰化后,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延长纤溶作用时间,经过危重的血栓栓塞病人的试用,均认为由较好的疗效。


  ⑤蛇毒溶栓药:年从马来西亚红口蝮蛇毒中提出一种凝血酶样蚓激酶(蛋白水解酶),具有溶栓作用:有些毒蛇的蛇毒能够消耗纤溶酶原和α2PI,结果使tPA样活性显著增高,蛇毒的类凝血酶作用可以裂解纤维蛋白原,但不激活因子ⅩⅢ,不能使纤维蛋白单体多聚体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多体,故容易被溶解和清除,取得溶栓作用。


  我国已从蝮亚科毒蛇中提取去纤酶,蝮蛇抗栓酶和蝮蛇抗栓酶,经过数千例血栓栓塞病人的临床治疗观察,取得相当疗效,对脑血管血栓形成病人的显效率为75%,有效率达90%以上,但蛇毒制剂为特异性蛋白可出现过敏反应,也可导致抗纤形成而降低疗效。


  ⑥新型溶栓药物:随着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更为理想的第3代溶栓药物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这些药物主要是一些特异的重组复合物和杂交组合物,其溶栓作用强但特异性高。


  (2)适应证:


  ①急性心肌梗死(AMI):研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80%~90%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有关,国际性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协作组治疗研究证实,溶栓治疗对AMI有重要作用,其机制在于溶解体内冠状动脉的血栓,促进血管再通,保护缺血心肌并改善心功能,降低疾病相关病死率。


  研究表明,溶栓治疗在AMI发作6h内应用效果最佳,特别是在发病后30min内立刻静脉注射APSAC或rt-PA,70%~85%患者梗死的冠状动脉再通,若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冠状动脉中直接注射溶栓剂如SK等,再通率可达75%~90%,并且较一般药物治疗能明显降低心肌梗死相关病死率35%;而发病12h后给予溶栓,对疾病相关病死率无明显改善,但仍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能改善心功能,减轻梗死后左心室扩张和附壁血栓形成,降低心率失常的发生和提高心肌电生理稳定性,因此不论发病时间,对于AMI患者溶栓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措施之一。


  对于药物选择,已经有多组织大样本随机临床研究证实,第2代溶栓剂的疗效优于第1代,第1代的药物如SK,UK等同时激活游离的或血栓/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一般均有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和凝血因子的水平降低,并伴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第2代的溶栓剂rt-PA较第1代溶栓剂具有更高的血栓特异性和溶栓效率,并且在最佳剂量下引起的出血倾向也低于第1代的药物,临床实践表明rt-PA溶栓治疗的冠状动脉再通率高(80%~90%),且起效时间快(90min内),主要用法如下:rt-PA0.75mg/kg静滴30min,再以rt-PA0.5mg/kg,静滴60min,并以肝素0U/h维持静脉注射。


  ②肺血栓栓塞:既往肺梗死病例的治疗主要为肝素和抗凝药物,随着溶栓药物的开发与应用的深入,溶栓治疗也逐渐成为治疗肺梗死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肺梗死病例,溶栓治疗的目的在于促进肺血栓的溶解和血管再通,提高肺血管的灌注,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同时有利于溶解或清除引起肺梗死的主要血栓来源如深部血栓,尤其是下肢静脉血栓,使用抗凝剂肝素和溶栓剂的病死率并无很大区别,但在改善肺循环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方面溶栓剂疗法优于肝素。


  目前肺梗死治疗较多的应用药物也是rt-PA,SK和UK,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提示rt-PA的疗效优于其他药物,研究还发现在rt-PA溶栓后,给予肝素抗凝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肺血管血流灌注,并且降低再梗死的机会。


  (3)溶栓治疗的禁忌证:

在以下情况下,不宜或禁用溶栓剂:


  ①胃肠道或泌尿道出血史者,如溃疡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溃疡性结肠炎;


  ②颅内病变,创伤,肿瘤血管病变;


  ③新近外科手术后7~10天;


  ④骨折;


  ⑤大面积皮肤移植,烧伤未愈合者;


  ⑥心肺复苏术时;


  ⑦妊娠期;


  ⑧感染性血栓形成,细菌性心内膜炎;


  ⑨新近形成的结核空洞;⑩高龄慎用,70岁以上一般勿用。


  (4)不良反应及处理:


  ①过敏反应:主要发生在SK及AP-SAC的应用,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出汗,腰酸背痛,不适感,恶心等,可有一过性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虽不多见,但是严重的不良反应,处理可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mg,或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mg。


  ②出血:这是溶栓疗法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由于血浆中纤溶过强所致,引起纤维蛋白原及其他凝血因子降低,临床上表现为单纯穿刺处局部渗血,严重者消化道出血,皮下片状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其发病率随采用药物,剂量而不同,随着特异性溶栓药物(如rt-PA等)以及治疗方法的改进,(如导管内局部给药等)溶栓治疗的出血并发症有所减轻,一般在15%以下,严重出血发生率可降至1%以下。


  (5)溶栓治疗的监测:

溶栓治疗的监测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对于判断疗效和指导用药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及时发现和预防出血等并发症的产生,临床常用的指标如:


  ①凝血酶时间(TT):可反映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循环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时TT也延长,正常16~18s,一般应将TT控制在正常的3~4倍,即60s左右,延长7倍以上多有明显出血倾向。


  ②纤维蛋白原测定:正常2~4g/L,应用溶栓剂时,血浆纤维蛋白不应低于0.5~1g/L,否则可致出血。


  (6)改进溶栓疗法的措施主要有:


  ①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rt-PA或Pro-UK的结构,增强它们对纤维蛋白的结合亲和力,溶栓活力和延长它们在血浆中的半衰期;


  ②制备化学联结物或抗纤维蛋白特异单抗与rt-PA或u-PA连接起来,使它们对纤维蛋白的亲和力增强;


  ③应用抗血小板单抗或抗激活血小板单抗抑制血小板,防止再闭塞;


  ④联合应用溶栓剂,抗血小板药和抗凝剂,是当前防止再闭塞,增强溶栓剂疗效的实用方法。


  3.抗血小板药

抗血小板治疗是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白色血栓如动脉血栓形成中,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能阻止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进而防止动脉血栓形成的药物称为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是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首先是多种致病危险因素损害内皮细胞,造成血细胞黏附,聚集,激活血小板并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例如TXA2,5-HT,β-TG等,各种促聚集因子作用于血小板的最后共同途径是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抗血小板药物通过阻断花生四烯酸途径,增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影响血小板钙流以及其他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功能,血栓形成通常在易损斑块基础上发生裂隙或破裂,继而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因此凡作用于血小板黏附,激活,聚集和血栓形成中的任何环节可能对血栓栓塞性疾病起预防和治疗作用。


  根据抗血小板药物作用环节不同,可分为环氧化酶抑制剂,FXA2合成酶抑制剂,ADP等介导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b受体拮抗剂。


  (1)环氧化酶抑制物:


  阿司匹林:年发现阿司匹林能抑制环氧化酶,使环氧化酶的活性部位乙酰化,阻止花生四烯酸合成PGG2,从而阻断进一步合成TXA2与PGI2,这种抑制作用在血小板是不可逆的,一次口服剂量后抑制作用持续4~7天(血小板寿命仅7~10天),血小板无DNA,本身不能再合成环氧化酶,而这种抑制剂作用在血管内皮则是可逆的,作用持续约36h,因此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的能力比血管内皮强60~70倍,TXA2减少比PGI2更为明显,阿司匹林口服后生物利用度68%,1~2h达血浆峰值,半衰期小剂量时3~6h,大剂量时15~30h,通常使用小剂量每天75~mg,首次负荷剂量mg,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血栓形成,不稳定型心绞痛,转流手术,一过性脑缺血,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与不同程度的出血,对有溃疡病者应注意或慎用,服用泡腾型水溶化(阿司匹林(巴米尔))的溶液可减少不良反应,阿司匹林与ACEI合并使用,有报道认为可能减弱ACEI的治疗作用。


  (2)血栓素A2合成酶抑制剂:

血栓素A2合成酶抑制药物多数为异咪唑类衍生物,如达唑氧苯(苯酸咪唑)选择性抑制TXA2合成酶,对PGI2合成酶的抑制作用很弱,能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轻度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能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对外周血管病,不稳定型心绞痛,Raynand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一定疗效,~mg/d,国内尚无此药的经验。


  (3)ADP等介导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双嘧达莫(dipyridamole,潘生丁):能抑制ADP所诱导的初发和次发血小板聚集反应,在高浓度下可抑制血小板对胶原,肾上腺素和凝血酶的释放反应,双嘧达莫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磷酸二酯酶,也可能刺激腺苷酸环化酶,但血小板的cAMP增高,可能也有增强动脉壁合成前列环素,抑制血小板生成TXA2的作用,双嘧达莫在肝脏内经葡萄糖醛的作用后,随胆汁排出,在体内的半衰期约12h,成人预防剂量每天可达~mg,分3或4次,可以使心脏瓣膜修补术后的血小板寿命提早恢复正常,双嘧达莫与阿司匹林合用可以降低外科手术后血栓栓塞病的发生率,但单独使用无明显效果,不良反应头痛,眩晕,轻度胃肠道反应,软弱等。


  (4)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可直接或竞争性抑制Ⅱb/Ⅲa受体,可以比较完全地抑制血小板聚集,这一类新问世的强作用抗血小板药物,近年来发展很快。


  阿昔单抗:它是一种静脉一次给药的单克隆抗体,可阻止纤维蛋白原,vonWillebrand因子与Ⅱb/Ⅲa受体相结合,一次剂量给药可以阻断80%以上的Ⅱb/Ⅲa受体,阿昔单抗阻止血栓形成的能力强于阿司匹林或肝素,它作用迅速但较短暂,半衰期约30min,48h后被抑制血小板功能恢复,一次静注剂量为0.25mg/kg,继而静脉滴注10mg/min持续12~24h,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轻,中,重程度的出血。


  4.降低血黏度的药物

血黏度增高是血栓形成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抗血小板药,肝素类药都有降低血黏度的作用,以下是降低血黏度为主的药物:


  (1)右旋糖酐(10,40):

体外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的作用,也能抑制红细胞聚集,其机制是附着在血小板,红细胞膜的表面,使其电荷发生改变,还可抑制血小板对血管壁的黏附性,抑制α2抗纤溶酶,增强纤溶活性,高浓度时具有一种弱的类肝素作用,成人每次ml,1~2次/d,偶有过敏反应,如发热,荨麻疹等。


  (2)己酮可可碱:

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甲基黄嘌呤衍生物,有扩张血管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及血细胞变形性,使血黏度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粒细胞聚集,形成超氧化自由基和脱颗粒,抑制IL-6,IL-1释放等,临床用于慢性闭塞性动脉疾病,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所致血管病,剂量~mg,分3次口服或静脉滴注,疗程7天,或根据病情继续应用,不良反应少,可发生皮疹等过敏反应。


  (3)其他:


  ①钙通道阻滞剂减少钙离子进入红细胞内,降低红细胞内黏滞性,增强其变形性,


  ②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如阿昔洛尔(心得舒)类药物能使红细胞的变形性增强,


  ③山莨菪碱可改善内毒素休克时血液流变性。


  二、预后


  病因不同,发生血栓塞栓的部位不同,其预后也不尽相同。


  AMI的预后取决于梗死范围的大小,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发病后1周内病死率最高,尤其在数小时内,多死于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据统计急性期病死率在过去30%左右,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监护措施的应用,及溶栓疗法的成熟发展进一步使病死率下降至10%以下,因AMI病人的临床过程不同,对高危病人要严密观察及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及时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无Q波的心肌梗死即时预后虽佳,但长期预后较差,可由冠状动脉完全阻塞或再度阻塞以致再梗塞或猝死。

血栓形成饮食原则


  血栓形成饮食保健

1)要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其中包括粗粮,蔬菜和水果。有些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海带、山楂、紫菜、淡茶、魔芋等食品有降脂作用。


  (2)平时宜吃清淡、细软、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宜采用蒸、煮、炖、熬、清炒、氽、熘、温拌等烹调方法,不适宜煎、炸、爆炒、油淋、烤等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