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dbfzl/140109/4324214.html前言
年7月17日,波士顿科学Eluvia?镍钛合金紫杉醇洗脱血管支架成功在华获批,作为全球首款外周聚合物涂层药物缓释支架,Eluvia?具有革命性天的缓释技术,充分覆盖再狭窄进程;低剂量紫杉醇带来突破性的92.1%一年通畅率、82%两年一期通畅率,Eluvia的“稳支撑,优缓释,高通畅”等特性打造的E+下肢动脉整体解决方案,其卓越的疗效为PAD患者带来全新福音!
为此由血管资讯特别打造「非凡之例」病例专栏,旨在通过实战病例,为广大血管外科医师提供更广阔的技术交流平台。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医院谷涌泉教授团队带来的ELUVIA在股腘动脉闭塞病变中的应用分享,对于20cm长段CTO病变,相较于DCB+补救支架对限流夹层及弹性回缩的处理,且看Eluvia如何减少操作步骤,获取1+12的优异疗效,同时特邀谷涌泉教授、郭连瑞教授进行独家专访,欢迎大家阅读分享、交流探讨!
谷涌泉教授特约专访
问
谷教授您好,请和我们介绍一下该病例的特点以及选择Eluvia支架的理由?
这个病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右侧股浅动脉中远端以及腘动脉闭塞,患者有严重的间跛症状,跛行距离米,是一个完全闭塞的CTO病变,病变特点主要涉及腘动脉P1段和P2段的交界处,所以对于该部位的治疗,支架的选择需要进行考量。
为什么呢?因为在CTO病变治疗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夹层,需要植入补救性支架,而Eluvia无疑是最好的,现有的循证学证据证明,Eluvia作为一款药涂支架,远期疗效非常好。术中也可以看到支架植入后,效果立竿见影,病人明显感觉到脚变暖,足背动脉可触及,达到了治疗目的。
问
对于此次Eluvia在该手术中的运用,可以分享一下您的整体使用感受吗?
这款支架有以下特点:第一,显影非常好,即使在路图下的显影也令人非常满意;第二,定位精准,整个释放过程中表现非常平稳,没有出现前跳后跳以及明显短缩的情况,而如果支架出现明显短缩将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会直接影响。所以这款支架给人的整体感受是值得在临床上期待的,我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病人选择这一治疗。
问
对于Eluvia的适应症而言,未来将会广泛应用于哪些疾病领域?您如何看待Eluvia在临床的应用前景?
本次Eluvia直播秀的病例各有特点,有狭窄病变、长段CTO病变、严重钙化病变等等。我个人的感受是这款药涂支架更适用于CTO病变,因为CTO病变出现夹层的几率更高,尤其是限流性夹层,因此必须应用补救性支架,而在选择支架的过程中,药涂支架肯定是最优选择,因此Eluvia一定是首选。事实上我们知道在国外的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中已经证实Eluvia支架一年的通畅率和两年的通畅率明显高于目前常规的技术手段。所以说Eluvia在临床的应用前景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期待的。
问
您可以谈谈对于Eluvia在国内的上市会对动脉腔内诊疗技术带来哪些突破和提升呢?
这在本次Eluvia中国直播秀开场致辞时也提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经历了从普通球囊/支架,到药涂球囊,再到减容+药涂球囊的方式改变,但这些治疗手段到目前为止远期通畅率都较低,并不完美,依旧任重而道远。Eluvia的上市,从此次手术演示中可以看到这些病人确实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且支架本身也有很多优点。
Eluvia这款支架它的药物含量非常低,对人体的损害也非常低,同时远期通畅率结果非常好,明显优于目前的常规手段。所以我认为Eluvia可以造福更多患者,将来也会有更多的患者选择这项技术进行治疗。
郭连瑞教授特约专访
问
郭教授您好,请和我们介绍一下该病例的特点以及选择Eluvia支架的理由?
这个病例是一个54岁的男性患者,主要症状是下肢间歇性跛行,有两年病史,长段CTO病变,病变长度约20cm,接近股浅动脉远端和腘动脉近端。实际上对于这个部位我们是尽量避免支架植入的,更希望通过其他途径,如药涂球囊来解决会更好。但由于是长段CTO病变,即使开通病变后出现夹层的机会还是非常高,而一旦出现夹层,就需要植入补救性支架。
药涂球囊+补救性支架的长期通畅率主要还是依靠单纯药涂球囊短时间的药物起效作用,将来还存在支架长期植入再狭窄的问题。所以出于以上原因的考量,对于复杂病变我们更倾向于直接采用药物洗脱支架,即Eluvia,它的药物缓释时间更长,支架断裂率更低,相信对于远端股浅动脉和近端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而言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以上是我们选择Eluvia的理由。
问
对于此次Eluvia在该手术中的运用,可以分享一下您的整体使用感受吗?
这款支架的整体使用体会,主要有:第一,极佳的通过性,支架本身都是6F、0.35的系统,所以通过性非常好;第二,清晰的显影性,在透视下的可视性非常清晰,在路图下释放也依旧清晰可见它两端的MARK点;第三,优异的可控性,只需左手完全控制住输送系统,右手单手就可以轻松释放,释放过程中注意均匀释放,不要拉伸或压缩,以保证支架长期稳定不容易出现支架断裂的情况;第四,优良的贴壁性,由于支架是两端闭环、中间开环的结构,所以能够使支架更好的贴壁,以及近远端相对更高的药物浓度也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问
对于Eluvia的适应症而言,未来将会广泛应用于哪些疾病领域?您如何看待Eluvia在临床的应用前景?
目前股腘动脉病变治疗领域中还有非常多的难点,包括长段CTO病变、严重钙化病变、支架内再狭窄,串联性病变,以及反复再狭窄的病例,都是临床实际治疗中的难点。难度在于如果使用单纯球囊扩张,不论是普通球囊还是特殊球囊,出现夹层的几率都非常高。随着夹层的出现,就需要植入补救性支架,而补救性支架+药涂球囊的作用实际上抵不上Eluvia这款原研的药物洗脱支架。
因为从目前现有的证据来看,Eluvia有长达一年的药物缓释作用,药物剂量仅为同类药涂球囊竞品的1/20的低浓度,同时有着令人惊喜的临床数据,一年通畅率高达92.1%,两年通胀率达到83%,日本的研究数据则有着更好的接近88%的两年通畅率,因此它的临床疗效有着有卓越的数据支撑,另外一点Eluvia有着非常低的支架断裂率。
基于以上特点,对于目前较复杂的病变,尤其是股浅远端,甚至近端腘动脉长段CTO病变,严重钙化等病变,我想都是Eluvia比较好的适应症。
问
您可以谈谈对于Eluvia在国内的上市会对动脉腔内诊疗技术带来哪些突破和提升呢?
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目前各种血管准备的设备越来越多,层出不穷,主要目的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通过血管准备来减少夹层的发生,减少进一步支架的使用。但是另外也要考虑到一个卫生经济学的问题,即通过这样一些预处理以后,使用药涂球囊是否就能完全避免夹层的发生?
从目前的临床证据来看,并没有证实血管准备能完全避免夹层的发生,所以临床更多的是使用药涂球囊以后,还会植入补救性支架。而DCB+补救性支架并不等同于药物洗脱支架,所以我们要精选适应症,对于一些复杂病变,可以直接选用Eluvia这款非常优秀的药物洗脱支架,以达到最优的卫生经济学考量,同时又能使病人得到令人满意的临床结果。
基于这点,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病变类型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比如对于一些简单病变可能应用药涂球囊治疗效果更好;对于严重钙化病变,如果应用Eluvia也并不能完全扩开钙化病变时可以配合减容处理等手段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获得管腔。所以针对现有的众多器具和设备,我们对于简单到复杂的不同病变都可以有更好的适应症选择,以兼顾临床疗效的同时又能达到最佳的卫生经济学效果。
一、病例情况
性别:男
年龄:54y
主诉:右下肢跛行2年,现跛行距离米
查体:右下肢皮温凉,双股动脉可触及,右腘、足背、胫后未触及,左腘、足背、胫后可触及,右足无破溃。
既往病史:17医院行右股动脉切开取栓,未取出血栓,术后跛行无改善。高血压1年,口服硝苯地平控制好。吸烟35年,每天20支,戒烟1年。否认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
踝肱比值:左0.92,右0.28
D-2聚体0.17ug/ml,纤维蛋白原2.14g/l;ESR、CRP、PCT、IL-6正常。
血管超声:股浅动脉中段闭塞,内径5.5mm,近段低回声为主,远段等回声为主。
二、病例特点
1、中年男性,慢性病程,跛行米,重体力工作者,症状改善需求迫切。
2、病变起始于股浅动脉中段,终止于腘动脉P2段。总长度mm。
3、病变可能为动脉硬化闭塞合并陈旧机化血栓。
4、膝下流出道好。
三、治疗方案及制定策略
1、腔内治疗:右股顺行穿刺,右股浅动脉再通、备Angiojet血栓抽吸/球囊扩张/药涂支架,备逆穿
2、术前用药:拜阿司匹林mg/天、低分子肝素iuQ12h
四、拟用手术器械及药物使用
V-18可控导丝、AsahiTreasure12CTO导丝、0.in支撑导管、Angiojet导管、
ev3保护伞、常规球囊(Φ4mm、5mm、6mm)、Eluvia支架
拜阿司匹林mgQd+低分子肝素iuQ12h
五、手术过程
1、病人摆位:常规仰卧位
2、入路选择:右侧股动脉顺行穿刺
3、术前造影:
4、手术过程:导丝配合支撑导管、单弯导管于股浅动脉闭塞段真腔内开通至腘动脉正常节段真腔内,导丝建立路径后,分别使用直径为3mm和5mm的球囊扩张闭塞病变段,扩张后出现明显限制血流夹层,于闭塞病变段放置Eluvia药物涂层支架6-mm2枚。支架释放后使用直径为5mm的球囊进行后扩张,最后正位和屈膝位造影均证实支架血流通畅。
5、术后造影:
六、随访需求及医嘱
术后接受拜阿司匹林mg/天,氯吡格雷75mg/天长期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七、手术总结
支架置入后正位和屈膝位造影血流均通畅,支架形态理想。该病例初步证实了药物支架在股腘动脉闭塞病变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术者简历
谷涌泉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年在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澳斯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学习,0年美国亚医院做访问学者。7年获得苏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国际血管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常委及干细胞工程专业学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学系副主任。同时兼任《Vascularinvestigationandtherapy》杂志主编,《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副主编、《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副主编、《介入放射学杂志》副主编、《InternationalAngiology》杂志专家编委,《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中华医学生物工程杂志》、《中国血管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多器官疾病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等多本杂志的编委。
郭连瑞教授
博士,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学组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肢体保全学组副组长,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病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介入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兼总干事、北京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血管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专业委员会主髂动脉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郭建明教授
医学博士,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临床研究方向: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缺血的外科治疗;基础研究方向: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伤口愈合和血管领域认知与人工智能技术。国际血管联盟青年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年于医院接受血管外科培训。年至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访学。目前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4篇,中文文章32篇。年获得全国血管外科论文比赛一等奖。、年作为团队成员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年作为团队成员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团队介绍
医院血管外科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血管外科首席专家汪忠镐教授领衔,拥有国内外知名的张建教授、谷涌泉教授等一批专家,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由汪忠镐院士任所长,张建教授任常务所长。
在汪忠镐院士、张建教授和科主任谷涌泉主任的带领下,该科积极开展了各种大动脉、大静脉、颈动脉病变、周围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足等疾病的诊治,其中在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全腹腔镜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病变、微创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综合治疗、颈动脉狭窄外科和介入治疗以及大动脉炎外科治疗等方面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近几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十多项新技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中华科技奖一等奖和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血管资讯学术会议专区
网址gzx.talk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