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世界粮食日特刊生物技术为玉米加工披
TUhjnbcbe - 2023/7/4 19:33:00

分享IP智慧传播最IN科技

小赢说:

一颗玉米,已不仅仅是我们餐桌上的美食,它其实有“七十二般变化”。清早起床,无论是我们用的枕头、盖的被子,挤的牙膏,喝的饮料,用的纸,看的书,快餐的包装盒……,实际上这些都是玉米的变身。

本文涉及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项目

专利号:ZL8

专利名称:提高玉米浸泡效果的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专利权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全球有两大著名的玉米黄金带,分布在中国和美国,而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玉米深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老玉米有了很多新身份——玉米淀粉,糖醇,酒精,氨基酸,化工,材料产品数不胜数,粮食玉米向经济玉米拓展延伸,形成了新的玉米经济系统(图1)。

玉米号称“杂粮之冠”,是最古老的作物之一,淀粉是玉米粒的主要成分,玉米淀粉的含量超过玉米粒的70%以上,是淀粉的天然宝库。在我国,玉米淀粉生产也是淀粉产业的领头雁,年,玉米淀粉的产量占我国淀粉总产量的95%[1],以玉米淀粉为代表的玉米深加工已成为玉米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玉米淀粉又可以制成淀粉糖,糖醇,味精,变性淀粉等下游产品,随着淀粉工业的迅猛发展,这些下游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淀粉深加工的生产水平提高和产品更新换代。近年来,玉米纺织品、玉米塑料等生物化工产品具有可自然降解、无污染的优良特性,契合了绿色制造、碳减排的战略要求,具有更开阔的市场前景[2]。

玉米酒精是我国最古老的玉米深加工产品,现在,随着科技发展,以玉米为原料还可以制成燃料酒精,供汽车“饮用”,“饮用”后的汽车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同时,随着机动车增多造成的碳氧化合物污染愈加严重,乙醇汽油(由90%的普通汽油和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的一种新燃料)的推广越来越受到重视。

图1玉米的加工链条

小赢发现,在玉米的深加工产品中,玉米淀粉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作为基础原料,生产淀粉衍生物,精细化学品和能源产品,大大延伸了玉米的加工链条。

根据史料记载,玉米原产美洲,印第安人种植玉米的历史可追溯到七千年前,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玉米逐渐传入欧洲,非洲,亚洲的一些国家。在我国,公元年《颖州志》中即有玉米种植的记载[3]。

在玉米广泛的种植生产中,人们逐渐发现了玉米是淀粉的天然宝库,开始想办法把淀粉从玉米中分离出来。

石器时代,人们用石头砸玉米取淀粉;后来发展到人力以及牲畜推磨取淀粉;比如家庭式的干磨或者水磨制粉,这也是我国解放前主要的淀粉生产模式。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医药工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建立了当时中国第一座大型淀粉工厂-华北制药厂淀粉分厂[4]。改革开放以来,淀粉企业进行了现代化的转型升级,淀粉的生产和深加工进入了快车道(图2)。

图2玉米淀粉生产的发展历史

玉米淀粉生产的第一步就是湿法浸泡,也许你想不到吧,泡玉米不就是把玉米粒放到热水里吗,会有多少科技含量呢?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在玉米淀粉工业中,浸泡玉米可是基础、关键环节,在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所占时间最长,消耗能源多,这一步骤直接影响着淀粉工业各类产品的收率和质量。

玉米中的淀粉,深埋在玉米角质胚乳区,淀粉外层包围了大量的谷蛋白,想要把淀粉从玉米中释放出来,首先要脱离包裹在淀粉颗粒外的蛋白质,还要挣脱玉米细胞壁的阻碍(图3)。

图3淀粉与蛋白质分离的过程示意图

传统方法是向浸泡液中加高浓度的SO2,与蛋白质基团发生反应,形成可溶物,转入浸泡液中,使得蛋白质网膨胀,形成小孔,和包住的淀粉粒分开,释放淀粉。然而,SO2浸泡法也是一把双刃剑,高浓度的SO2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设备腐蚀和淀粉产品中亚硫酸残留过高等问题。

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如何高效、环保泡玉米的高招。说到这里,今天的主角要亮相了,怎么又快又好的把淀粉从玉米粒里解放出来,看看这项获奖专利中的技术吧。

本专利记载了,玉米细胞中的淀粉受到外围蛋白质的羁绊,还有细胞壁纤维素的阻碍,不能自由活动,如果直接用酶制剂来辅助浸泡玉米或者高压浸泡,成本又太高。因此想到从筛选相应的产酶菌入手,利用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帮手,就能瓦解这些束缚淀粉的藩篱,释放淀粉,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从产酶性能和耐高温的角度,筛选了泡玉米的黄金搭档—微生物小伙伴,其共同特点就是耐高温,可以产乳酸、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中的至少一种,但基本上不产淀粉酶。这样,在小伙伴的帮助下,玉米粒的皮层加速分解,崩溃,削弱包围在玉米淀粉表面的蛋白质连接键,淀粉就能沿着他们清理好的道路顺利解放,浸泡时间得以缩短,淀粉得率显著提高,SO2的浓度明显降低。

而且,小赢发现,浸泡玉米的菌种组合,都是中粮集团自主研发的,从与玉米浸泡,加工相关的众多菌种中精心筛选出并保藏的菌种并形成专利保护(表1),这是实实在在的自主研发创新成果。中粮集团作为央企及国内玉米深加工行业领军企业,经过十余年不断技术研发积累,在玉米加工生物技术方面成果斐然。相关技术创新自年起陆续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驱动力。

表1金奖专利中菌种的相关专利技术

中粮集团在淀粉生产中,研发了专利金奖技术,引入生物浸泡、酶促分离新技术,解决了化学-机械浸泡分离工艺污染高,周期长的技术难题,突破了常规工艺的分离;另外,在淀粉糖生产中,中粮集团通过使用生物酶降低加热糊化过程中淀粉的粘度,从而能够在较低的蒸汽喷射压力下对高浓度的淀粉乳进行处理,实现了高浓度淀粉的连续液化,提高了淀粉糖的生产效率[1]。

一颗玉米,浑身是宝。小赢检索发现,中粮集团涉及玉米深加工的专利申请共件。包括淀粉、饲料、酒精、食用等主要技术方向,逐渐形成了玉米-淀粉-清洁能源-发酵产品的玉米生物科技全株产业链的布局(图4),创新能力和产业层次逐步增强,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不断提高,持续推进玉米生物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4中粮集团涉及玉米深加工的专利申请主要技术方向

“十三五”以来,我国加快了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进程,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绿色体系建设,这也是未来全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小赢相信,通过生物制造引领的玉米深加工技术能够更好的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绿色环保的加工水平,为玉米工业化应用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中国玉米淀粉与淀粉糖工业技术发展历程与展望,佟毅,《食品与发酵工业》,(45):第17期,第-页

[2]玉米深加工行业及特点,于作江,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粮食日特刊生物技术为玉米加工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