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的冠状病毒病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万例,死亡病例超过6万例,防控形势严峻。中国的疫情防控也进入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阶段:尽管我国疫情总体态势向好,但国外疫情的快速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增加,另一方面疫情偶发散发或内源性反弹的风险仍然存在。可以说,低风险不等于无风险。
对于大众而言,随着返工复工的进行和学生将陆续复学,大众依然要高度注意个人卫生健康习惯:例如勤洗手、注意呼吸道卫生、物体表面消毒、社交场所保持距离等。本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给大家提醒:不管是在居家、公司或者是公共场所,保持一定的距离非常重要。当前也不要参加群众集会,不要聚餐。
大家好,我是钟南山。在这里我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向在屏幕中的你进行问候。我想我们冠状病毒病疫情,经过了三个月的努力,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所以我们国家是从高危险区域进入到低危险阶段。当然了,低危险不等于没有危险。
那么这一条是大家特别值得注意的,在有些国家现在疫情还比较严重,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个情况,也就是说外来输入进一步在我国产生更多的感染的问题。
一旦发现有问题就及时地进行检查,确诊以后要很好的隔离。另外一个也要注意自己的防护,自己的保护。主要就是核心的一句话,意思就是说保持距离。
一个是居家或者是你在工作的环境里头保持距离,不要参加群众的集会,不要聚餐,不要去公众比较多的地方,这个是最重要的一个预防措施。因为现在病毒主要还是通过飞沫的感染,当然还有密切接触的感染。
只要我们避免了这两条,我们就能够保持这个疾病不会传染给更多的人。就不会出现第二波甚至第三波。做到了群防群控的“四早”,我们国家就会能够继续保持我们的胜利的果实,使得我们更快的复工复学,能够在正常的环境下继续走下去的话,我们的抗疫一定会取得成功!
正如钟南山院士所强调的,社交场合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参加集会、不要聚餐是当前我们需要重视的。在互相问候时,应避免包括握手在内的身体接触;当互相问候或聊天时,互相之间保持一米距离。
人际之间的空间距离拉开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心理距离也在疏远。恰恰相反,我们应该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也阻止和叫停一切有关冠状病毒病的污名化和歧视行为。
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所说,“冠状病毒病警示我们:我们是多么的脆弱、多么紧密相连、多么的相互依赖。
面对冠状病毒病这样的危机,科学和公共卫生工具必不可少,谦逊和宽厚也必不可少。有了团结、谦逊和通力合作,我们就能够,而且一定能够共克时艰。”
科学家筛出一大批新冠病毒优质中和抗体接下来还要做这些事......
“我们从70个康复期病人血浆里的30万个B细胞中,筛选出个富集度最高的IgG抗体序列。正在测试根据这些序列生产出的个抗体蛋白。目前已筛出一大批高结合强度的抗体和多个有出色中和活性的抗体。”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主任谢晓亮说。
身为“四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谢晓亮近日受未来论坛之邀在《理解未来》科学讲座上介绍了团队相关科研进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谢晓亮和同事们从农历正月初三就开始寻找新冠病毒中和抗体。“作为后方的科学工作者,一开始我们只是想为抗疫做点什么,当意识到单细胞基因组学也许有可能帮助找到中和抗体时,我们非常兴奋。”他回忆说。
人们熟知酸碱中和,而中和抗体的作用是当病毒入侵人体时,牢牢结合病毒并改变其功能。包括谢晓亮团队在内,中外多个科研团队都在谋求快速找到并制备高纯度中和抗体,以其作为药物来代替血浆。近期,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团队公布了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实验结果,并表示“中和抗体可能成为有效替代物”。
为何面对新冠病毒寻求“中和之道”?谢晓亮解释,一方面是氯奎和羟氯奎等小分子药物只是老药新用,药效有限。而血浆疗法虽然奏效,却也存在一定风险,无法大规模使用。另一方面,中和抗体药物曾应用于“阻断”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等侵入。近年来单细胞基因组技术有了发展,包括以前他的哈佛实验室发明的MALBAC及LIANTI等单细胞扩增技术,大幅提高了单细胞分析的通量和精准度,使快速寻找中和抗体成为可能。
但这项工作依然充满挑战。比如,血浆中抗体种类约有10的7~8次方之多,想直接找到新冠病毒中和抗体有如大海捞针;又如,IgM抗体和IgG抗体数量随时间而变化,其中IgG抗体是在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一两周才会出现,且持续三四周后将减少,因而对出院病人的回访有期限要求;再如,以往使用单细胞克隆放大方法耗时长达数月,而现在他们必须与病毒“赛跑”。
过去两个多月时间里,谢晓亮团队与首都医科医院开展合作,接连取得进展。他们用单细胞转录组实验给康复期病人血液中成千上万的免疫细胞B细胞分型,专注于记忆B细胞;他们用‘磁铁’从血液中分离能与S蛋白或RBD(受体结合域)结合的记忆B细胞,大大提高筛选效率;他们测出抗体的结合强度,对比发现,遴选抗体与病毒S蛋白结合的强度远高于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而学界公认新冠病毒是借助ACE2打开人体防护“开关”;新冠病毒在人VeroE6细胞中和试验的数据更显示,中和抗体在浓度很低(1μg/mL)的情况下就可以有效抑制病毒感染。
“我们可以快速精准地筛选出大量优质的中和抗体。”谢晓亮透露,正在筹划后续动物实验,之后还将进行临床实验。而这些中和抗体至少有三重应用意义。其一,可以用于新冠肺炎中和抗体治疗,“更安全且针对性强”。其二,可以用于短期预防,“有效期约为三周,经改造可能延长至三个月”。其三,这种方法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做好了技术准备。
不过,包括北京生命科学院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李文辉在内的科学家们指出,中和抗体等大分子药物与小分子药物相比,固然有给药次数少、安全性高等优势,但其自身也面临挑战,特别是可能出现抗体依赖的病毒感染增强效应(ADE)。
谢晓亮对此解释说,中和抗体的确有时存在ADE的副作用——抗体结合病毒后再把病毒拉入人体细胞,这当然是要极力避免的。“好消息是ADE还是比较罕见的。”他说,而且可以通过筛选不产生ADE现象的中和抗体来解决这个问题。另一个好消息是,尽管当前还难以明确疫情会否在今年年内反复,但他乐观表示:“如果病毒在10月份再回来,那时我们的中和抗体可能已经研制成功了”。
“病毒没有国界,抗疫也应如此。”作为在中美两国顶尖学府工作多年的学者,谢晓亮特别强调说。“如果(中和抗体)成药,我们不会命名它为‘中国抗体’,因为它的使用应该是没有国界的。”他说,并呼吁年轻人热爱科学、投身科学。这次疫情印证了科学的重要性,“我们坚信,科学一定可以战胜病毒,使人类免于灾难”。
武汉血库告急,请为生命接力!
急!急!急!
武汉血库告急
呼吁爱心献血!
4月5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公民献血领导小组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呼吁18-55周岁,身体健康,无基础性疾病,无新冠肺炎感染史或接触史的市民参与无偿献血,帮助临床患者渡过生命难关。
无偿献血倡议书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英雄的武汉人民更是挺起了一座城市的脊梁,我们始终坚信,武汉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而再次被载入史册。武汉已走出最困难的阶段,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仍迫切需要武汉人民团结一致,夺取最后胜利!
目前,我市非新冠肺炎病患的医疗救治工作正在逐步重回正轨,门诊量、住院量均不断上升,白血病患者、产妇、肿瘤以及各类手术患者急需血液拯救生命。然而,在疫情防控期间,武汉采血量大幅度下降,临床用血面临极大压力,全市血液紧缺、血库告急!
在此,我们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高校、驻汉部队和武警官兵、企事业单位及广大市民倡议:
疫情无情,人有情。不能让武汉击退了疫情,却面临缺血的困境!我们倡议全市18周岁至5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的公民,积极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让我们用爱和热血,为必胜的武汉战“疫”再次贡献力量!
武汉市人民政府公民献血领导小组
记者从武汉血液中心了解到,疫情期间因防控需要,市民均在家自我隔离,街头出行人数断崖式下降,但救治临床患者的血液供应一刻不能停。武汉血液中心采取专车接送的方式,定向招募献血者,街头日均参与献血的人数仅30人左右。
在国家卫健委的统一调度下,2月1日至3月24日,湖南、河南、安徽、江西、陕西、四川、云南等省份供援助武汉血液制品近3万袋,满足了武汉90%的临床需求;援助血小板袋,满足了武汉3成的临床需求,而武汉本地爱心市民在疫情期间逆行捐献血小板,满足了临床7成的需求。
“之后的需求量会远远大于这个数量。”武汉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有66家医院恢复诊疗工作,非新冠肺炎患者可以正常就医,门诊量、住院量均不断上升,血液需求量逐日增大。
“武汉交通已经恢复,需要武汉的爱心市民搭把手,帮助临床患者度过生命难关。”目前,医院白血病患者、产妇、肿瘤以及各类手术患者急需血液维持生命。为方便市民献爱心,武汉血液中心特别推出了预约上门服务,居民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