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谷物水稻小麦等种植加工行业研究报告
TUhjnbcbe - 2024/4/19 16:28:00
冬季白癜风怎么预防 http://www.txbyjgh.com/m/

一、谷物简介

1、什么叫谷物?

谷物,主要指禾本科粮食作物及其种子,包括大米、小麦、玉米、小米以及其他杂谷,如高粱、野米、燕麦、薏仁米等,其所含营养物质主要为糖类,主要是淀粉,其次是蛋白质,是许多地区人民的传统粮食。

我国粮食产量以谷物和玉米为主,约占总产量的93%,大豆和薯类产量较少,仅占7%,其中谷物(稻谷+小麦)占比53%,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

2、谷物分类

谷物可以分为稻谷(也叫水稻)、小麦、谷子、高粱和其它谷物,其中在中国,稻谷和小麦是最常见的谷物食物。

3、谷物果实结构

1)稻谷果实结构:

稻米依结构分析:谷壳→糠层→胚芽→胚乳(由外而内),依碾米去除程度不同,分为稻谷、糙米、胚芽米、精白米。

2)小麦果实结构

小麦籽粒主要是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乳是整个籽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养物质的“储存所”,占整个籽粒重量的85%,小麦籽粒中的淀粉以淀粉粒的形式存于此处。

4、小麦和稻谷的营养成分对比小麦和稻谷(也叫水稻、大米)是两种常见的主食作物,以吃小麦粉为主的北方人比以吃稻谷为主的南方人更高大、粗壮,这跟小麦整体营养(特别是碳水化合物)比水稻高有关,以下为它们的营养成分的对比。
  1.碳水化合物:小麦和水稻都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小麦中的淀粉含量较高,而水稻则富含粳米和糯米,它们的消化速度也略有差异。
  2.蛋白质:小麦和水稻都含有蛋白质,但小麦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小麦蛋白质中富含谷氨酸、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而水稻蛋白质中缺乏一些必需氨基酸。
  3.脂肪:小麦和水稻中的脂肪含量都较低,不足以作为人体的主要脂肪来源。
  4.矿物质:小麦和水稻都含有一定的矿物质,如钾、镁、锌等。水稻中的硒含量较高,而小麦富含锌。
  5.维生素:小麦和水稻都含有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E等。不同种类的小麦和水稻在维生素含量上可能有所差异。

二、谷物种植加工过程

以下以稻谷和小麦为例,介绍谷物的种植成长和加工的过程。

1、稻谷种植成长及加工过程

1)稻谷种植成长过程

2)稻谷加工过程

1、稻谷种植成长及加工过程

1)小麦种植成长过程

2)小麦加工流程

三、谷物种植加工产业链分析

1、水稻种植加工产业链分析

2、小麦种植加工产业链分析

四、-年中国稻谷、小麦生产及进出口情况

1、中国稻谷产量微小增长

中国稻谷总产量年际变化主要是由播种面积变化和单产变化决定的。虽然近年来中国稻谷种植面积下降,但总产量基本没有太大幅度地下降。年中国稻谷产量万吨,比上年增加98.04万吨,增长0.5%。

2、-年中国稻谷进口量增加明显

从我国大米进出口数量来看,据统计,年受世界大米产量创历史新高、国内外大米价差拉大、世界范围疫情持续发生以及我国饲料粮需求快速增加等因素综合影响,我国大米进口量大幅增加,进口量达到万吨,同比增长68.7%。出口大米万吨,增长6.2%。

3、-年中国小麦产量缓慢增长

从我国小麦播种面积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小麦播种面积一直在减少,由于我国受播期土壤墒情适宜和种植效益趋好等有利因素影响,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有所回升,扭转了连续四年下滑的势头。据资料显示,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达.4千公顷,同比年增长0.81%。

4、-年中国小麦进口量大幅增加

从小麦进口量情况来看,由于年疫情影响,国内小麦正处于青黄不接时期,年小麦市场余粮基本见底,可满足面粉企业加工需求的年新季小麦尚未上市。虽然国家每周三均会投放部分最低收购价、跨省移库以及临时存储小麦,但其中年份较新、品质较好的小麦数量较少,多为-年的陈粮,品质不佳,加上国内优质小麦基本见底,价格偏高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年及年我国小麦进口量激增。据资料显示,截至年1-10月我国小麦进口数量为万吨,相比年1-10月增长了万吨,同比增长20.8%;进口金额为.3万美元,相比年1-10月增长了.8万美元,同比增长33.9%。

五、世界谷物格局

谷物(水稻和小麦等)是大宗商品,它是各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水稻和小麦的世界格局情况。

1、年水稻生产的世界格局

年,中国是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家,中国占全球产量的27%,印度占全球产量的22%,印度尼西亚占比11%。

2、年小麦生产的世界格局

年,欧盟是最大的小麦生产地区,中国占全球产量的18%,印度占全球产量的14%,俄罗斯占比10%。

六、中国谷物格局

七、中国谷物未来展望

1、未来大米可个性化定制,不再只是主食

目前,60%的中国人以大米为主食,中国人天天吃的白米饭将可以个性定制,未来,彩色米、富含特定营养元素的“功能稻米”将走出实验室,摆上百姓餐桌,满足人们对稻米颜色、形状、品质、营养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生活与健康水平。

水稻的个性化育种是未来趋势,其迅猛发展得益于中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丰富多样,为研究和生产创造了优越条件。同时,科技发展大大加速了新品种的创制过程。过去三十年,中国水稻基础研究经历了从向国际先进水平学习、与其并驾齐驱到现今领先国际的三个发展阶段,这是中国科学发展的缩影,未来其它作物育种甚至整个生物育种都会再现这一过程,逐步走向世界前沿。

2、未来中国小麦大幅增产将成为可能

中国杂交水稻让中国水稻产量得到较大提升,但小麦的产量在之前一直变动较小。年,一种从未被报道过的小麦增产基因被发现,在田间测产中,携带该基因的小麦相比对照组,产量提升了11.9%。该基因的发现,是提高谷物产量的里程碑,提供了一条最大化小麦产量的新途径。这一基因的发现,为小麦乃至水稻、大麦等育种提供了新的选择,在未来,小麦或许也可以有“禾下乘凉”的一天。

3、包括谷物在内的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未来10年,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播种面积稳中略增,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粮食产能稳步提升。预计未来,粮食播种面积年均增长0.3%;单产年均增长0.9%,这将成为粮食增产的主要贡献因素,预计年粮食单产将达到千克/亩(千克/公顷)。粮食产量稳步增长,预计到年粮食产量将达到7.67亿吨,年均增长1.2%。粮食供需紧平衡将成为长期态势,但产需平衡压力有所缓解,中国粮食自给率将提高至88.4%。

4、中国口粮(谷物)将持续自己自足

中国人口增长放缓和人均口粮消费下降,口粮完全自给压力不大。我国人口总量在年将达到14.5亿人左右,与年相比增加约万人左右。稻谷和小麦主要用于口粮消费,年稻谷和小麦产量合计为3.5亿吨,人均稻谷和小麦占有量约为公斤。若按照人均稻谷和小麦产量公斤计算,需要增加万吨稻谷和小麦(即比年增长3%)就可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口粮需求。若从口粮消费看,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原粮消费趋于下降,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原粮消费分别为公斤和公斤。若按照城镇化率70%加权平均,年我国人均口粮消费为公斤,口粮消费为1.94亿吨,仅占当前我国稻谷和小麦产量的56%。因此,口粮数量的绝对安全是有保障的。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1
查看完整版本: 谷物水稻小麦等种植加工行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