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常见的面团,居然也能导电!怎么样,很神奇吧?要不要自己来试试?。
对象│材料
面向对象: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
材料准备:
●1.5量杯面粉
●1量杯水
●四分之一量杯的盐
●食用色素
●一个大碗
●勺子
●案板
●1茶匙植物油
●9伏的电池
●4个弹簧线夹
●2根电线
●1个发光二极管(LED)
活动步骤
(1)在大碗里加入1杯面粉和盐。然后慢慢加水,用木勺不断搅拌。
(2)在混合物中加入半杯水后,再加一些植物油和几滴食用色素。继续搅拌,然后将剩下的水都倒入碗中。
(3)搅拌一段时间后,面粉混合物会越来越硬,用勺子就搅不动了,这时先在手上沾一些面粉,然后把面团从碗中抓出来放到案板上。
(4)用手不断揉面团,直至面团成型。
▲揉出一块面团
(5)如果面团太干,可以在你的手上沾一些水,然后继续揉面团。如果面团太湿,可以再加一些面粉直到面团的湿度适宜。
▲找一节电池、一个发光二极管(LED)和两根电线
(6)在两根电线的两端分别接上一个弹簧线夹。
(7)在电池的正负极上分别夹一个弹簧线夹。
(8)将面团分成两半。将一根电线的第二个弹簧线夹用面团包裹住。将第二根电线与第二块面团用同样的方法处理。
(9)将两块面团用一个发光二极管连接起来。如果连接后二极管不发光,那么试试将二极管调转方向再接一次。
▲黏糊糊的面团电路完成啦!
试试别的玩法!
如果你把面团揉成长条状,那么二极管会如何发光?
试试多加几个二极管会发生什么情况?
除了用面团,你能不能再在这个电路中加一个开关?
活动概述
如果你有显微镜,你就会在显微镜的视野里看到,面团表面就像一个大大的、缠成一团的蜘蛛网。面粉中的长带状蛋白质被称为谷蛋白,谷蛋白形成枝条状结在一起,形成有弹性的海绵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使面粉定形。
水分可以在这种海绵结构中自由移动。如果面团变干了,谷蛋白就会被锁在面团内部。这就是为什么你做的生面团会变硬。
你做的生面团中的水分里含有溶解盐。由于这些盐是可溶解的,因此每个盐分子都会分成两部分,或者称为“离子”——一个带有正电荷(称为正离子),另一个带有负电荷(称为负离子)。
如果要形成一个电路,电池内的电荷就必须从一极移动到另一极。水分中的离子会带着电荷通过面团,再通过二极管(使二极管发光),最后回到电池的另一极。
活动应用
当离子溶解于一种物质中时,例如水,这种溶液就成为了电解液。例如电视机遥控器中使用的小电池,就是一种化学电池,这种电池产生电流的原理是这样的:通过两种金属相互作用、其中一种金属将其电荷传递到另一种金属,从而产生了电流。不同的电池使用不同的金属。但是为了传递电荷,它们需要一种电解液作为承载的介质。
轿车和卡车等机动车中的电池含有一种水与硫酸的混合液。当电池中的金属溶解于这种酸液中时,酸液就会释放出带有电荷的微粒。在一种被称为交流发电机的装置帮助下,发动机就能够为电池充电。
某些电池——例如实验中你使用的9伏电池——被称为干电池。干电池中装着一种糊状物,就像你做的导电面团一样,而不是像汽车电池那样装的是液体。这样干电池工作时哪面朝上都可以,并且即使破损了也不容易渗漏。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提醒广大科技辅导员
戴口罩勤洗手少集会
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原标题:《[动手做]会导电的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