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汉古经方订阅号”→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导读:今天学习大剂量运用白术的临床经验。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亦产,以浙江产量最大。
01重剂效验
一、姜春华教授常用大剂益气健脾药配合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认为肝硬化的病理状态是瘀血郁结,体质状态是气虚脾弱,其特点是病实体虚。
治疗时必须病体兼顾,化瘀益气,肝脾同治,如此则扶正祛邪,相得益彰,其化聚消积作用比单一组方更为妥当。
尤其是肝硬化腹水严重时,中气虚惫,脾虚湿壅,黄芪、白术需用大剂量,能增加活血破瘀功能并可防止肝昏迷。
基本方中活血化瘀诸药以《金匮》下瘀血汤加味,益气健脾则重用黄芪、白术,白术常用至60g,临床疗效显著。(《名中医治病绝招》)
二、魏龙骧先生治疗习惯性便秘或顽固性便秘均以生白术为主,认为便秘之源在脾胃,脾胃之药,首推白术,尤须重用,始克有济。
故投以重剂生白术,少则30~60g,重则~g,同时,分辨阴阳,佐以他药。(《名中医治病绝招》)。
按语:白术健脾温胃运肠,对胃肠道具有行运开闭之效,大可复脾运化之职,健肠腑下行之机。
施汉章、岑鹤龄教授等亦多有以重剂白术治疗便秘之临床经验,认为对各种便秘,均有良好之通便作用,能使干燥坚硬之大便变润变软,容易排出,并不引起腹痛腹泻。
盖便秘者必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脾虚气弱,运化失职,胃肠功能失调,便秘由生,此为基本病机。
重用白术,健脾以助肠运,而复肠腑下行之机,实为治本之图。
热郁津伤气结等亦可致顽固便秘,然亦必有脾运失调,临证明辨阴阳虚实,择配他药,则顽证可愈。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大剂量白术水煎剂对胃肠推进运动有明显加强作用(生白术较炒白术作用强),这种效应通过胆碱能受体介导,并与α受体有关。
三、茅汉平主任医师常用白术治疗脾虚泄泻、浮肿尿少、气虚自汗,尤其是水肿臌胀(肝硬化腹水)血浆蛋白低者,重用炙白术,利水消肿作用甚佳,用量为6~60g。
茅主任认为白术具补脾燥湿、利水止汗之功,对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而致痰饮、泄泻、痞满等病证效佳。
生白术燥湿利水作用较好,炒白术健脾止泻之功为胜,临证用治脾虚水肿臌胀,则用蜜炙白术,每剂用30~60g,酌配枳壳、陈皮、大腹皮等,不仅能增强润燥健脾之功,而且利水消肿之力亦大增。(《方药心悟》)
四、孟景春教授是南京名医,常以白术治疗慢性泄泻,便秘,腹胀,消化不良,肝炎,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凡见脾气虚证,均宜用之,用量为10~g。(《方药心悟》)
五、徐文华教授惯以白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属肺脾两虚痰湿内蕴者,慢性肝病及脾气大伤者,慢性腹泻系脾虚失健者,糖尿病渴饮善饥属脾虚津不上润、谷精下流所致者,用量为12~g。(《方药心悟》)
六、卢普清主任医师常以豨莶草、生白术、薏苡仁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风湿性关节痛,方中生白术用量为90g。[广东医学,,(1):20]
七、顾丕荣教授以为脾虚为肝病之本,重用白术,用量分大剂(60~g)、中剂(30~60g)、小剂(15~30g),炮制分生用、炒用和制用。
舌红苔少为阴虚,白术宜生用;舌淡苔薄边有齿痕者为脾虚,白术宜炒用;舌苔黏腻者为湿盛,白术宜制用。
顾教授认为白术有益气健脾、通利水道、活血化瘀之功,重用于肝病,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化湿不伤阴,生津不碍湿,补中有滋,滋中有消。
能升高白蛋白和纠正白球蛋白比例,有抗凝血和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泄,并有抗肝癌等功用。
长期临床观察,白术对改善肝功能和消退腹水等有显著之功效。[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25]
按语:《本草备要》谓白术“苦燥湿,甘补脾,温和中。在血补血,在气补气。”又言其能“消痰水肿满,黄疸湿痹,化癥瘕。”
可知白术不唯补剂,尚具良好之祛邪功效,其力能治肝者,非仅于健脾实脾而得也。
八、李克绍教授常用《近效方》术附汤加减治疗肩周炎,药用生白术、制附子、生姜、大枣,随证加减。
李教授认为白术和附子合用,有走皮内、暖肌肉、逐寒湿、止疼痛之良效。临床体会,白术须生用,并重用,至少每剂30g,并可渐加至90g。
经多年运用,本方在一般情况下,三五剂即可取效,重者需服至30~40剂,尤其对于常服羌、独、辛、防、乌头等药疗效不著,或随愈随发、反复发作的患者,服用本方更为理想。(《中医临床家李克绍》)
九、颜德馨教授认为白术益气健脾,固敛止血,颇有殊功。曾治大咯血气脱,以白术g,米汤急火煎服一大碗,药后2小时血止神清,未再复发。
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若脾气虚弱,不能统摄,则血渗溢于外。血家以脾胃之药收功,土厚火敛,信而有证也。(《颜德馨临床经验辑要》)
十、梁贻俊教授治疗骨髓纤维化,证属肝郁脾虚毒凝者,常用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炒白术、厚朴、川楝子、郁金、黄芪、白花蛇舌草、龙葵、茵陈、薄荷、何首乌、鳖甲、生姜,随证加减,方中炒白术用量为20~g。(《梁贻俊临床经验辑要》)
十一、桑景武教授在治疗消渴时,凡无明显热证,舌不红者,皆以真武汤加减治之,方中白术用量为50~g。(《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消渴卷》)
十二、娄多峰教授认为对腰部痹证,应首辨虚实,实证以寒湿夹瘀多见,虚证常为肾阳虚。自拟腰痹汤,随证加减,每获良效。
方药为当归、鸡血藤、透骨草、老鹳草、独活、川断、桑寄生、香附,寒湿者加用白术60g。(《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痹证卷》)
按语:白术治寒湿腰痛效佳,盖以其苦甘微辛而温之性,健中利气、除寒祛湿、畅经通络故也,然此际用量宜大,方可见功。
十三、陈士铎先生《辨证奇闻》载,方中用白术2两以上辨治58证,其中每剂用白术2两者53方,用3两者9方,用4两者5方,最大剂量为半斤者1方。
十四、黄和医师治疗脾虚泄泻,脾虚湿滞浮肿,尿频遗尿,白带过多,肝硬化腹水,寒湿痹证之关节肿痛,寒湿腰痛、肢痛,眩晕症等,常于方中加用白术20~g。
黄医师认为白术对脾胃肠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便秘者可通,泄泻者可止,但着眼于脾气虚及寒湿之证即可。
至于脾虚湿滞水肿之证,白术为必用之品,此类病人若每剂白术用量少于60g,则利尿消肿效果不甚明显,腹水及下肢浮肿消退时间延长,低血浆白蛋白亦不易恢复。
02评析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通补之剂也。以补为主,兼能通络活血行水,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
主治脾胃气虚,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脾虚湿盛,痰饮水肿,自汗盗汗,胎动不安,风湿痹痛,脾虚便秘等。
白术为补气健脾之要药,兼通行之性,善补能通,可升可降,能固能散,亦止亦利,擅治气虚体弱诸疾、脾肾阳虚、水湿失运之水肿以及寒湿痹痛等。
其功主十:①健中补气;②湿利水;③温阳祛寒;④固表止汗;⑤益肠;⑥保肝利胆;⑦安胎;⑧除痹止痛;⑨活血通络;⑩消癥瘕积癖。
现代又常用于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及抗肿瘤。
常用量:煎服,10~15g。燥湿利水宜生用,补气健脾宜炒用,健脾止泻宜土炒焦用。若用于通便,酌情加大用量。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不宜。
现代药理研究:白术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抗氧化、利尿、降血脂、降血糖、抗凝血、抗肿瘤、抗菌、保肝利胆、抗溃疡、调节胃肠运动(大剂量促进胃肠运动)、抑制心脏、扩张血管、降血压、抑制子宫收缩等作用。
重剂效验中计举14位医家之证治,可见白术应用范围颇广,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妇产科疾病以及风湿性疾病等多科多种病证。
制白术最小用量6g,最大用量半斤;生白术最小用量30g,最大用量g。
白术甘温无毒,临床应用安全,可据证适当加大用量。
中、小剂量功在补益,大剂量通补兼具,超大剂量时尤能彰其益气健脾、燥湿祛寒、通络止痛及利水消肿之功。
不良反应:小鼠腹腔注射白术煎剂半数致死量为13.3g/kg[生理学报,,(3-4):]。大鼠每日灌服煎剂0.5g/kg,共1~2个月,未见任何明显毒性反应,仅有白细胞中度减少和轻度贫血(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学苑出版社,:)。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中药重剂证治录》,黄和、姜顺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9。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