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入院常规检查肝功的重要性,你知道吗
TUhjnbcbe - 2022/12/1 20:18:00
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s://m-mip.39.net/czk/mipso_6192218.html

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而很多药物进入人体后会经过肝脏代谢,然后排出体外,如果肝脏功能异常,即使在正常剂量下,也可能会导致药物蓄积,引起中毒。因此,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用药时需更加谨慎。

目前肝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酶、蛋白、胆红素和胆汁酸三大类。酶类又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比值、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及碱性磷酸酶(ALP)五项;蛋白类又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及白球比值(A/G)四项;胆红素和胆汁类又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胆汁酸(BA)四项。以下将详细说明肝功能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

一、酶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质内的ALT和AST释放入血浆,致使血清ALT和AST的酶活性增高。ALT正常值为5~40U/L,AST正常值为8~40U/L,AST/ALT比值为1.15。其值异常可见于:

1)急性病毒性肝炎:通常ALTU/L,ASTU/L,AST/ALT1。在感染肝炎病毒后1~2周,转氨酶达高峰,可达正上限20~50倍,甚至倍,但转氨酶的升高程度与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无关。在急性重症肝炎时,如症状恶化,黄疸进行性加深,转氨酶下降,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

2)慢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轻度上升(~U)或正常,AST/ALT1。如AST升高显著,即AST/ALT1,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可能。

3)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且AST/ALT1,其中肝癌时AST/ALT≥3。

4)肝硬化:转氨酶高低取决于肝细胞进行性坏死程度,AST/ALT≥2,终末期转氨酶正常或降低。

5)胆汁淤积: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

6)急性心肌梗死后6~8小时,AST增高,18~24小时达高峰,与心肌坏死范围和程度有关,4~5天后恢复,若再次升高提示梗死范围扩大或新的梗死发生。

2.γ-谷氨酰转移酶(GGT)

血清中GGT主要来源于肝胆系统,正常值为0~50U/L。其临床意义为:

1)胆道阻塞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等所致的慢性胆汁淤积;肝癌时由于肝内阻塞,诱使肝细胞大量产生GGT,可使GGT明显升高。

2)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时,GGT中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非活动期GGT正常,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

3)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升高,ALT和AST仅轻度增高,甚至正常,显著升高是酒精性肝病的重要特征。

3.碱性磷酸酶(ALP)

主要来源于肝脏和骨骼,胆道疾病时可由于ALP产生过多而排泄减少,引起血清中ALP升高,正常值0~U/L。其值升高常见于:

1)肝胆系统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阻塞,如胆结石、胰头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ALP明显升高,常与血清胆红素升高平行。

2)黄疸的鉴别:胆汁淤积性黄疸,ALP和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仅轻度增高;肝细胞性黄疸,ALP正常或稍高;阻塞性黄疸,ALP明显升高,ALT无明显升高,血清胆红素大多正常。

3)骨骼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及骨折愈合期均可升高。

二、蛋白

90%以上血清总蛋白和全部的血清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体内代谢物质转运及营养方面起重要作用。正常成人血清总蛋白为60~80g/L,白蛋白(A)为40~55g/L,球蛋白(G)为20~30g/L,A/G为1.5~2.5:1。

一般总蛋白减少与白蛋白减少有关,而总蛋白升高同时伴有球蛋白升高。

1.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增高:严重脱水、休克、饮水量不足导致的血液浓缩、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2.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血清总蛋白60g/L或清蛋白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常出现严重水肿及胸腹水。其降低主要见于:

1)肝细胞受损:如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中毒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白蛋白持续下降,提示肝细胞坏死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治疗后清蛋白上升,提示肝细胞再生,治疗有效。

2)营养不良:如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

3)蛋白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肠病、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等

4)消耗增加: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恶性肿瘤等

5)血清水分增加:如水钠潴留或静脉补充过多的晶体溶液,先天性低白蛋白血症

3.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血清总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称为高蛋白血症,主要见于:

1)慢性肝脏疾病:各种肝炎、肝硬化,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疾病严重性相关。

2)M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3)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

4)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结核病、疟疾、黑热病、麻风病及慢性血吸虫病

4.血清球蛋白减少:

1)生理性减少:小于3岁的婴幼儿。

2)免疫功能抑制: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3)先天性低球蛋白血症。

三、胆红素及胆汁酸

1.胆红素

血清中总胆红素(STB)80%~85%由衰老或破坏的红细胞生成,剩余15%~20%来自含有亚铁血红蛋白的非血红蛋白物质,以上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后遂血流进入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者称为结合胆红素(CB,又称直接胆红素),未结合者称为非结合胆红素(UCB,又称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可通过与小胆管相连的肝细胞膜表面直接排入小胆管,继而随胆汁排入肠道;而非结合胆红素因不能透过肝细胞膜,继续随血流循环。成人正常值:STB为3.4~17.1umol/L,CB为0~6.8umol/L,UCB为1.7~10.2umol/L。其临床意义为:

1)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STB17.1umol/L,但34.2umol/L时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34.2~umol/L为轻度黄疸,~umol/L为中度,umol/L为高度黄疸。

2)推断黄疸病因:溶血性黄疸85.5umol/L,肝细胞性黄疸为17.1~umol/L;不全梗阻性黄疸为~umol/L,完全性梗阻性黄疸通常umol/L.

3)判断黄疸类型:STB伴UCB增高提示为溶血性黄疸;STB伴CB增高提示胆汁淤积性黄疸,三者均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

2.胆汁酸

在肝脏中由胆固醇合成,岁胆汁分泌进入肠道,经肠道细菌分解后由小肠重吸收,再经门静脉入肝,被肝细胞摄取。因此,胆汁酸测定能反应肝细胞合成、摄取及分泌功能。其正常值为0~10umol/L,其增高主要见于:肝细胞损害;胆道梗阻;门脉分流,肠道中胆汁酸经门脉系统直接进入体循环;进食后血清胆汁酸可一过性升高,为正常生理现象。

1
查看完整版本: 入院常规检查肝功的重要性,你知道吗